《黃帝四經》公者明,至明者有功。至正者靜,至靜者聖。無私者知

《黃帝四經》公者明,至明者有功。至正者靜,至靜者聖。無私者知,至知者為天下稽

原創:熊春錦 德

《黃帝四經》公者明,至明者有功。至正者靜,至靜者聖。無私者知

慧智

道德人生最幸福,德才兼備最快樂!

傳播:國學丨文化丨親子丨教育丨中醫 | 健康

傳遞:愛地球 | 愛萬物 | 正能量

“天下為公”淵源深

翻開近百年來的中華民族史,可以看到,道德根文化中的一個“公”字,在默默地影響著民族復興的艱難曲折之路。不論是英斂之《大公報》的努力,還是張季鸞《新紀大公報》的追求,不黨、不賣、不私、不盲的知識分子風骨,都代表了這一時期的文化良知。特別是當時《大公報》為擁護國民公共利益,隨時為國民宣傳正確實用之知識以裨益國家,不媚強梁,亦不阿諛群眾的新聞人報格,直到今天亦一直被稱道。二十世紀四十年代,還為《大公報》題詞“為人民服務”。在這百年的世紀風雲中,這個“公”字一直伴隨著中華民族走過了半個世紀的歷程。

天下為公的文化理念,為國家體制的轉換完成了相應的使命,也就必然會為“大道行世”奠定基礎。從另一個角度而言,公,如果不能穩定地確立,也必定會阻滯大道行世的生成。那麼,什麼是公?古人為什麼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出自《禮記·禮運》。《說文解字·卷二》:“公,平分也。”《韓非子·五蠹》:“背厶(s,同“私”)謂之公,或說,分其厶以與人為公。”老子指出:“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沕(mi)身不(上以下心)(dai)。”這些論述都說明,“少私而寡慾”,必然就會樹立公心。《黃帝四經·經法·道法》則指出:“公者明,至明者有功。至正者靜,至靜者聖。無私者知,至知者為天下稽。”“使民之恆度,去私而立公。”《黃帝四經·經法·君正》:“精公無私而賞罰信,所以治也。”《黃帝四經·經法·名理》:“唯公無私,見知不惑,乃知奮起。故執道者之觀於天下,能見正道循理,能與曲直,能與終始。”黃帝所提出的“唯公無私,見知不惑,乃知奮起”這一精闢論斷,足顯“公”字的無窮力量;歷史也證明,正是一個“公”字,使中華民族擺脫了外侮內患的多重苦難,國家逐步實現了振興。

配圖:玉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