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工作“努力”與工作“能力”哪個更重要?答案太扎心

經常有人提起,“努力與能力哪個更重要?”

如果說是學生時代,當然是努力更重要,因為努力付出之後,必定有相應的收穫。

如果說是在職場上,答案很簡單,

都不重要

。努力代表了工作的態度,能力代表了工作的水平。

有人會說:“能力可以培養,但態度才是關鍵。”可也有人會說:“能力容易出結果,努力追不上能力。”

事實上,能力與努力,如果沒有“交付成果”的話,努力也是無效努力,能力也不過就是花拳繡腿。

職場上,工作“努力”與工作“能力”哪個更重要?答案太扎心

努力≠能力,別自欺欺人

不得不承認,職場上努力代替不了能力。很多事情與努力無關,與能力有關。

身邊真實的案例,前同事A,他努力工作在部門內,在公司裡是有目共睹,可惜對外總是丟單子,客戶對他不認可;對內讓他做專案,要麼是失敗,要麼就是過了時效性。相同的事情如果讓其他同事去做,結果往往比他要好。

能力可以培養,但沒有態度絕對不行,話雖如此,可是在激烈競爭下,領導有現成的人才可用,為什麼非要費力氣去培養呢?

當然這並不是否定努力的作用,而是努力可以拉近與那些能力強的人之間的距離。

職場人應該清楚,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成功的人必定經過了努力。有能力,且努力的人成功的機率會更大。如果不努力,誰又知道能力是否還有潛力呢?

職場上,工作“努力”與工作“能力”哪個更重要?答案太扎心

能力≠價值,別洋洋自得

職場上更看重價值,能力強不代表價值一定就高。這就像人們常說的“學歷不代表能力”一個道理。

就像那些看似能力強,但是卻不願主動輸出的價值的人,做點事情要麼趁機抬高價碼,要麼講條件,或許暫時能得償所願,但從長遠卻是“揀了芝麻丟了西瓜”。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能力與崗位不匹配,並不能將自身的價值全部發揮出來。有些人擅長專研,搞研究,放在開拓市場,價值體現不出來;有些人擅長溝通,心思靈活卻放在專研崗位上,結果也不難想象。

能力強是好事,但能創造價值,才是公司、領導需要的人。能力與崗位不匹配,或者說能力強,但不願意主動創造、輸出價值,能力再強也不過在浪費。

別覺得能力強,就一定能得到重用,從整體來看,能力強的人很多,個體的能力再強,如果無法創造、輸出價值,與能力弱並沒有太大的差別。

職場上,工作“努力”與工作“能力”哪個更重要?答案太扎心

能力+努力≠交付成果

職場講究的是:

交付成果。

能力強的人努力做事,通常可以達到滿意的交付成果,但是如果方向有所偏差,則必然是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能力越強、越努力,如果方向不對,一樣達不到滿意的交付成果,甚至可能錯的更離譜。

職場是一個集體,可以突出個人,也可以有個人英雄主義,但如果沒有力挽狂瀾,或者能讓所有人都得到好處的本事,那就要緊跟集體發展的節奏,領導的戰略佈局。

職場上,工作“努力”與工作“能力”哪個更重要?答案太扎心

上下級之間有資訊差,領導有自己的規劃,公司有交付成果的標準,而不是自己想怎麼樣做就怎麼樣做。或許能力強,工作積極性又高,所做的事情並沒有錯,但只是當下不適用,或者說時機不到。

人與人之間想法不同,只要目標一致,或許能夠殊途同歸,但前提是不能影響整體的利益。

別總覺得能力強,工作積極性高,就一定能達到滿意的效果。職場看重“交付成果”,不會只看能力與態度兩個方面。

職場上,工作“努力”與工作“能力”哪個更重要?答案太扎心

交付成果=(努力+能力)*N倍

緊跟集體的發展節奏,緊跟領導的規劃與節奏,拿出滿意的“交付”成果,會把能力與努力幾何倍數的放大。

職場上有時會聽到這樣的說法“沒什麼了不起,要是給我機會,我也能做到。”或許說這個話的人,能力不差,態度也端正,但不一定緊跟節奏,或許只是小小的脫節,結果很可能就是另一個樣子。

當然只要拿到滿意的“交付成果”,誰管你能力強不強,態度是否端正。哪怕能力弱,態度不端正,也會被滿意的“交付成果”,瑕不掩瑜就是這個道理。

這就像成功者說什麼都是道理,失敗者的道理什麼都不是。成功了那就是經驗,失敗了那就是教訓。交付成果滿意,付出一切都值得,反之,一切付出只不過是無效努力。

行走職場其實無需爭論,什麼能力、態度的問題,結果就會告訴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職場上,工作“努力”與工作“能力”哪個更重要?答案太扎心

寫在最後

精明的職場人極少會問“能力與努力哪個更重要?”因為真實的情況是:都不重要。能力與態度,是過程並非結果,況且有能力又有態度的人不少,但上位的人總是少數。畢竟職場是一個看結果的地方,至於過程只是粉飾結果的一種說法而已。如果想證明哪個更重要,那就用交付成果來告訴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