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網路文學的新維度

觀察網路文學的新維度

6月29日,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觀眾在世界行動通訊大會法國電信公司展廳體驗5G技術的“低延遲”。5G網路的普及為人們進一步拓寬了想象的邊界,其所衍生的應用已開始延伸到生活的各個層面,也影響到文藝創作格局。新華社記者 張鋮攝

中國網路文學已發展二十餘年,在一定程度上表現了人類從印刷時代向網路時代轉換過程中的文化心理與文學變遷,具有獨特意義,但對此也不能拔高。僅從作品本身來看,網路文學總體而言有諸多不足,具體表現在:寫手遊戲化的寫作態度與寫作倫理的淡薄,一味迎合讀者而造成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偏頗,文學儲備與現實主義精神的缺乏,對人性、人類命運等宏大主題缺乏關注與深度思考,商業寫作的模式化與始終如一的歡樂敘事傷害了文學價值,生存體驗的開掘與藝術想象的生成受到妨礙等。

人們對網路文學的這些問題也都看得很清楚,採取了各種措施試圖提升作品質量。不過,這些措施所體現的觀念還停留在網路初創期甚至印刷文明時期,當下網路社會已經步入場景時代,網路文學在生產、傳播與消費機制上都產生了相應變化,相關措施應進行針對性調整。

“場景時代”是指隨著移動裝置、社交網路、定位系統、感測器與資料處理這五要素的迅猛發展與緊密整合,透過對使用者的空間環境、實時狀態、生活習慣或其他“場景”因素的搜尋、感知與資料分析,社會或企業能夠提供在特定情境下針對特定使用者需求的個性化服務,從而形成以“場景”為核心生活要素的時代。網路文學已經從傳統的桌面網際網路進入以行動網路為主的場景時代,其中社交媒體、使用者、大資料與平臺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對網路文學的調整應該特別注意這些新的維度。

1.“本章說”“抄書評”等網路現象的流行,意味著網路社群的共享式閱讀成為普通大眾文學生活的發生方式

印刷文學語境中,作者與讀者、讀者與讀者之間基本是單獨的個體行為。網路文學從一開始就具有社群性,讀寫雙方的活動在交往中展開,這是網路文學最重要的特點,並且在後來得到發展。實行VIP付費制以後,文學網站建立書評區,注重對讀者共同體的營造。隨著社交媒體的興起,這種交往模式得到更大發展。

文學網站與各種閱讀App嘗試一些新的介面功能。其中廣為關注的“本章說”受到影片文化中彈幕的影響,故又稱“閱讀彈幕”。“本章說”的特點就在於互動性更強。在“本章說”沒有推出之前,讀者的互動行為是中斷的,需要退出章節介面轉到討論區進行評論,現在則可以根據劇情中的某個“槽點”及時評論或分享,讀者評論數量大幅增長。

網路文學這種越來越強的互動改變了文學的傳統定義,我們不能只從文字角度來理解網路文學,只是強調提高網路文學作品的質量,也要從社群性來理解網路文學,加強網路文學的社群建設。

網路文學的這種社群性實際上是當代文學生活的重要形式。文學生活強調文學日常的存在方式,突出文學對普通大眾精神生活的影響及社會文化的建構。在新媒介語境中,網路社群的共享式閱讀,日漸成為普通大眾文學生活的發生方式,大家一起寫作、一起追文、一起分享、一起“吐槽”。非網文行業的人難以感受到其中的情感互動。這是網路文學魅力所在。

閱讀App的書友圈已經成為“Z世代”文學生活的聚居地,他們在書友圈裡寫評論、打分、催更,分享生活、發表原創故事、轉載熱門段子。在社交媒體強勢介入文學活動的今天,網路作家也越來越重視吸納讀者的建議,俗稱“抄書評”。一些比較紅火的作品都大量借鑑網友評論,有的網文作者就經常逛書評區,從中獲取寫作靈感。

2.網路文學的創作已經不只是作家自己的事,更是作家與讀者的集體創作

跟紙媒語境中的公眾主要限於閱讀、討論不同,新媒介時代的公眾成為推動文學生產、傳播、消費重要的行動者。網路文學的創作已經不只是作家自己的事,更是作家與讀者的集體創作。透過網站設計的書友圈、角色圈等,讀者對原作內容進行大量的擴充與豐富。以“角色”為例,讀者會直接參與到作品角色的完善中,補充人設圖、人物標籤、角色關係、大事記等。這種共創不只是停留於線上,甚至出現了針對故事本身、向現實“越境”的創作行為,呈現出“跨媒介敘事”“參加者社群化”與“現實替代感”的特徵。

更重要的是,讀者的參與已成為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本章說”已是吸引讀者追看的內容,傳統的“追文族”變成了“追評族”。其中的一些精彩評論,其質量甚至高於作品本身,引來讀者的大量回復。

不過,讀者的這種積極參與也需要反思。在一定程度上,這變成了僅為商業利益服務的“免費勞動”,淪為一種瘋狂追星的粉絲經濟行為,透過營造使用者至上、受眾為王的幻象,超越生產與消費的二元性,讓海量的消費者變成生產者,促成工作和閒暇之間邊界的消融,從固定的生產地點轉化到流動性、網路化的擴張。在這種情況下,應採取措施弱化其中的商業色彩,真正促成讀者對作品正向的群體貢獻,同時也可以鼓勵讀者參與網路文學的組織、編輯與稽核。比如某些讀書網站曾啟動讀者評審制度,採用“人海戰術”進行稽核,並給予讀者適當獎勵,取得了稽核與監督的良好效果,相關的制度建設還可以進一步探索。

3.依靠大資料分析,尋找“讀什麼”“為什麼讀”“何時讀”“哪裡讀”“怎麼讀”“讀了有何影響”等問題的答案

場景時代也帶來了大資料的採集與分析。理論上,人們所有的網路行為都可以被資料化、被記錄,由此不斷產生與更新海量的資料。但是,大資料的核心理念並非指其龐大數量,更重要的是對海量資料的挖掘與分析,試圖從中找出規律性軌跡,從而能夠對使用者的未來行為與行業發展作出準確預測。大資料是與雲計算聯絡在一起的。雲計算能夠有效地從紛繁複雜的各種資料中挖掘、分析出有價值的資訊。大資料帶來人類思維方式的重要轉變,資料不僅僅是數字程式碼,更是能夠產生重要價值的載體。

由此就可以理解網路文學在實行VIP付費制若干年後為什麼會突然嘗試免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為了爭奪使用者數量,特別是一些對價格敏感而對閱讀體驗要求不高的網路讀者。在擴大使用者群體的基礎上,文學網站試圖以流量換取廣告投資,同時結合IP運營來進行謀利。其實,網路文學早期也嘗試過廣告模式,為何當時行不通呢?原因就在於缺乏現在這種成熟的資料採集與挖掘技術。當時的網路廣告跟電視、紙媒廣告的差異不大,主要是一種眼球經濟、注意力經濟,是一對多的廣告。而在大資料分析的基礎上,現在廣告關注的是對有效使用者的精準投放,是一對一的個性化定製。大資料分析是全樣本模式,在這種情況下,使用者的數量越多,產生的資料越多,產生的價值就越大,使用者的個人資料由此成為商品。

文學網站的大資料分析主要是為了商業利益,但也可以將之用於數字時代文學事業、文學生活的宏觀控制與設計。大資料的採集與分析能夠深入揭示國民當下文學生活的狀況與規律,瞭解讀者對文學關注的側重點,文學生活一些重大卻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如“讀什麼”“為什麼讀”“何時讀”“哪裡讀”“怎麼讀”“讀了有何影響”等,都可以透過大資料分析得出答案。

同時,這種研究的可靠性、真實度比較高,傳統的抽樣調查有較多的人為因素,而大資料主要是對讀者在網路中留下的“痕跡”進行分析,這些日常的、不計其數的細微行為,往往能夠折射出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反映其潛在的偏好與意願。大資料分析對從事文學生產與管理的相關部門等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有助於他們瞭解讀者的真實審美需求、掌握普通大眾的文化想象與社會文化建構的程序,預測行業發展,並作出相應的寫作、管理或文化政策的調整。

4.建設公共性文藝平臺,推進公共服務,實現數字共享

新媒介語境中,文學網站組織、策劃與運營新媒介時代文學生產、傳播與消費活動,並對文學形成強力制約,讓網路文學的發展步入商業化的單向道。

在場景時代,文學網站的作用進一步強化,成為“平臺”。當下經濟生活中的核心要素是各種應用平臺,如手機上的各種App,是數字社會的基礎設施,把顧客、廣告商、生產商、供應商等不同的使用者匯聚在一起並運轉起來。平臺並不只是起到中介作用,而是成為新的生產組織中心,不僅資金都流經平臺,所有交易資訊與資料也都被平臺所擁有。這種資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文學平臺為例,這些海量資料不僅產生重要的廣告價值,也對網路作家形成強力制約,資料的積累形成他們的寫作信用與等級體系,不但讓他們與文學平臺捆綁在一起,無法輕易離開,也不斷促使他們及讀者粉絲為提升信用而竭盡全力。

平臺的重要性日漸凸顯,這也為公共文藝平臺的構建提供基礎。平臺數據公有化與平臺私人屬性具有深刻矛盾。文學活動形成的海量資料,源自成千上萬的讀者,是他們數字勞動的結果。這些資料顯然具有公共性、社會性與共享性,但被平臺擁有與壟斷,成為其謀取利益的工具。資料與生產者之間產生了疏離關係。當然這並不是要取消商業平臺,而是為非商業化的另類媒體提供了空間,指向數字共享與公共服務網際網路的發展。有必要以超越資本的目標來重新組織平臺,建設公共性文藝平臺,為未來的文學事業奠定基礎。文學生活的引領不僅體現在思想、政策的指引,也體現在對文藝平臺的領導。

總之,場景時代為網路文學的發展帶來挑戰與機遇,重要的是擺脫傳統思維,充分利用場景時代的特點,促進網路文學的健康、有序發展。

(作者:黎楊全,系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