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滄市的歷史

商朝 臨滄稱為“百淮”(佤族、布朗族、德昂族先民)的族群已向商王獻珠寶、短狗等特產。武王十三年春,睽參與伐封,會於孟津。 秦、西漢,今臨滄地區地屬哀牢國地,出現永康巖畫。 《山海經》首次記述耿馬縣孟定為“壽麻”地。[1] 西漢 漢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10),滇置益州郡,轄二十四縣,雲縣屬益州郡轄。 由於築通“五尺道”,雲南開始了和內地的聯絡。鐵器和其他物資從四川進入雲南,促進了雲南邊疆社會經濟的發展。 西漢時期,益州郡的設定,使滇東北和滇池地區的人們在農業方面學會牛耕、灌溉;在工業方面學會銅、錫、銀的開發和加工等先進的生產技術。雖然僅是運用手工方式進行生產,但卻開闊了邊疆人民的視野,提高了產品的產量,使滇中、滇西、滇東北的一些壩區逐步向奴隸制生產方式過渡。三國時,諸葛亮平定南中後,便在雲南勸課農桑,大興屯田,發展生產,使今曲靖地區成為當時雲南的經濟文化發展中心。[1] 東漢 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哀牢王柳藐請求歸附漢王朝。漢王朝以哀牢王轄地設哀牢(今騰衝、龍陵和德宏州、臨滄地區)、博南(今永平)二縣,割益州西部六縣為瀾滄郡,後改為永昌郡,治不韋(保山)。

臨滄市的歷史

建興三年(225),鎮康縣在永壽境,屬永昌郡轄。出現鍬形鑄犁及牛耕。 同年,諸葛亮“五月渡滬深入不毛”南征,“師至白崖”,追擊孟獲。“獲因南走慶甸(今鳳慶縣)’。 三國 蜀漢時,永昌郡增設雍鄉、永壽縣,此兩縣域均在今臨滄地區境。[1] 兩晉 西晉元康九年(299),永昌郡治南移永壽(今耿馬)縣,歷時43年[東晉鹹康八年(公元342)止]。 從西晉一直到唐朝中期,雲南始終處於社會動盪、連年爭戰中。到了南詔、大理國時期,才逐漸穩定下來。當時南詔是一個奴隸制政權,作為雲南的統治政權,南詔把種族奴隸制——“佃人制”推行到各地。如征服“西爨”後,即把滇池地區的居民移遷到保山、大理一帶,降為生產奴隸(佃人)。奴隸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從四川擄掠來的工匠,他們帶來先進的生產技術,對雲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使用奴隸成為南詔統治的基礎。南詔末期,洱海地區已基本完成了奴隸制向封建領主制的轉化。[1] 唐朝時期 大理國實行封建分封制,農奴主利用分封和佔有的土地建立莊園,強迫農奴無償地在莊園耕作,並負擔沉重的勞役、兵役和苛捐雜稅。不過,由於當時農奴還有人身自由和屬於自己的少量土地,所以生產積極性比較高。大理國曆時300多年,政治穩定,與中原地區的交流不斷增強,社會經濟也得到了較大發展。 高宗麟德元年(664),唐王朝設劍南道姚州都督府(今姚安縣境),雲縣、鳳慶屬其轄地。[1] 五代十國 南詔時期,以十敗為一區域,加七節度、二都督共十個區域,鳳慶地屬永昌節度管轄的唐封川一帶。南詔時期(748到895),在永康設拓南城,歸永昌節度。 大理國前期,鳳慶地仍屬永昌節度,為蒲蠻孟柞地。

臨滄市的歷史

大理國後期,鳳慶稱慶甸,隸屬永昌府,將南詔時期的拓南城改為鎮康城。紹聖三年(1096),鎮康分屬金齒鎮的鎮康城和永昌府的慶甸。[1] 元代初 洱海一帶基本保持著封建農奴制,而滇池地區封建地主經濟則得到較快發展,到了元朝末期,封建地主經濟已佔主要地位。元王朝在雲南省修建松花壩及六河堤,第一次對滇池進行綜合治理。此外,大規模地組織軍隊和百姓在今昆明、曲靖、楚雄、紅河、大理、保山6個地方實行屯田,由此出現了自耕農的私有土地和個體農民所有制。這些個體農民擺脫了封建農奴制的人身依附關係,除直接向政府交納賦稅處,還可享有土地上的其他收入。元朝以後,雲南社會經濟得以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實行了“兵自為食”的衛所屯田制度。元朝 憲宗四年(1254),元兵克昆明,遂定雲南諸郡,蠻部三十六路、四十八甸皆設土官,歸大理金齒都元帥統轄。 至元八年(1271),分金齒白夷為東西兩路安撫使,鎮康置東路安撫使。至元十二年(1275),賽典赤改東路安撫司為鎮康路安撫使。 至元十五年(1278),鎮康路安撫司改為宣撫司,立鎮康路軍民總管府。 至元二十一年(1284),元將罕的斤破金齒。二十四年(1287),金齒孟定甸官俺嫂、孟纏甸阿受、夫魯寨木 拜率民25000人降。至元二十六年(1289),立孟定路。至元三十一年(1294),置孟定路軍民總管府,以金齒歸附官阿魯為孟定路總管,佩虎符。 至元二十三年(1286),撤鎮康安撫司併入大理等處宣撫司。 大德、至大年間(12981311),梁王派蘇慶任鎮康軍民總管府同知。

臨滄市的歷史

泰定二年(1325),順寧(鳳慶)部落首領孟氏,請求內附。木邦兵侵入鎮康縣境,土司泥囊率眾抵抗七月,土官泥囊叛變,奉詔後出降。 泰定三年(1326)三月,孟定路東南置謀粘路,明洪武十五年(1382)三月廢。 泰定四年(1327)十一月,置順寧土府,以孟氏為土知府,左氏為土同知,屬大理路,並賜姓氏。文宗天曆元年(1328),設順寧府寶通州、慶甸縣及大侯長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