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外面玩得嗨,總是不想回家,這該怎麼辦?

孩子在外面玩得嗨,總是不想回家,這該怎麼辦?

最近有兩位朋友和我聊起來同一件事,就是孩子去小夥伴兒家玩耍以後,總是不想回家。一個孩子是,常常放學就要主動去同學家玩兒,玩很長時間才願意回家。父母覺得這種行為不好,一是給別人家添麻煩,二是覺得孩子太縱容了。

另一個孩子是一下樓玩兒就不想回家,去小朋友家玩兒就不想走。媽媽覺得很苦惱。

孩子在外面玩得嗨,總是不想回家,這該怎麼辦?

孩子們為什麼喜歡外面呢?

我記得噗噗從三四個月大的時候開始,每天都主動示意要帶她出去玩兒,當時正是盛夏,所以一般是早晚出去一會兒。孩子們喜歡去外面玩兒,有幾種原因。雖然上面兩個孩子的表現不完全是喜歡戶外,但是本質上是相通的。

1.戶外探索:

幾個月大到一歲多的孩子,可能更喜歡去戶外玩兒。我們也講過很多次,學齡前孩子是

透過五感來學習

,透過

親身操作來學習

。戶外活動,給了孩子

更多的資訊

,給了孩子

更廣闊的空間去探索。

小草、樹葉、各種不同的路、小鳥、樓房、各種車、各種人等等等等,對孩子都是有吸引力的,孩子從裡面可以吸收到很多資訊。而且戶外空間大,孩子的

大運動

也會更有空間去施展。

所以,

戶外活動時間一般建議是每天保證兩小時

。更何況孩子們,可能

不僅僅是需要兩小時

,而是更多的時間。

孩子在外面玩得嗨,總是不想回家,這該怎麼辦?

圖片來自網路

2.強烈的社交意願:

孩子一兩歲開始,不僅僅是想去戶外玩兒,更想交朋友。我到現在都記得噗噗小時候,渴望的小眼神兒看著大朋友們想和他們一起玩兒。這其實也是孩子

社會性發展的一部分。

社交生活,是孩子生活的重要部分,

因為和同伴交往中,會產生很多衝突,但是這些衝突都是必要的

。正是因為這些社交衝突,孩子才會

學會怎麼分享,怎麼捍衛自己的權利

,怎麼和別人溝通,理解他人的想法,慢慢明白每個人的想法可能都不一樣……

也隨著這些經驗的豐富,孩子會掌握更多社交能力和社交技巧。同伴交往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的一部分。

那麼如果孩子不想回家,就任由他不回家嗎?如果確實感到孩子的這種行為已經

影響到自己,影響到小朋友的家庭

,那麼可以從兩方面來處理。

第一是當下這個時刻怎麼和孩子溝通

,讓孩子能夠願意回家。

第二是如何制定長期策略

,讓孩子慢慢能夠掌握好

社交時間的長度。

孩子在外面玩得嗨,總是不想回家,這該怎麼辦?

圖片來自網路

當下溝通

如果孩子已經在小朋友家玩了很長時間,仍然不想回家。這個時候可以這樣和孩子溝通。

1.表達孩子的感受:

發現了嗎?表達感受大多數都在處理問題的第一步。“你還想繼續和小朋友一起玩兒,你還捨不得和他分開。”表達感受,是為了讓孩子知道他現在在想什麼,也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是理解我的。

2.說明具體原因:

為什麼我們現在要離開了,要將具體原因告訴孩子,這樣孩子

才能學會判斷

目前這種情況下,

他要做什麼選擇

。前幾天,我們關於這一點,寫過類似的文章,點選這裡:和孩子溝通越來越難?和父母用的這種溝通方式有關,真實vs。謊言

這些具體原因一定是真實的,上面的文章詳細寫了為什麼要是真實的原因。“我們現在要回家了,我們要吃飯了/洗澡了……,小朋友也要……,我們再晚一點,不僅僅是我們晚了,叔叔阿姨還有小朋友也晚了。叔叔阿姨接下來還要……,我們不能耽誤他們的時間。而且,我們已經玩了很長時間了。”

根據實際情況,原因肯定越具體真實越好,因為真實具體的原因,孩子一方面

可以理解聽懂

,另一方面接下來

很快就會被證實

。比方你說要回家洗澡,回到家確實得洗澡,孩子即使當時不願意,回來也會理解的。

這種點滴的資訊,都是在增加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信任度

。反之,就是在降低孩子心目中的信任度。

溝通,肯定是有信任度更容易進行。

孩子在外面玩得嗨,總是不想回家,這該怎麼辦?

圖片來自網路

3.給出解決方案:

即使孩子不太願意,但如果父母說得真實具體,一般情緒也不會超級強烈。那麼接下來,要讓孩子知道這一次回去了,但是下一次還可以接著玩兒,

給孩子情緒一個出口

,也給孩子希望。

“你還想和小朋友玩的話,我們下一次還可以一起玩兒,你可以和小朋友約定下一次的時間。也可以邀請小朋友去我們家玩兒。你問問叔叔阿姨,他們什麼時間合適?”

4.給出緩衝時間:

這個我們之前講過很多次,如果孩子還是有意願想再玩一會兒,強制孩子離開,會兩敗俱傷。所以,可以限定,比方

你的心理期限是10分鐘內離開

,你就說,再玩5分鐘,然後

定鬧鐘計時開始。

即使孩子5分鐘時間到了,還想玩兒,你還有5分鐘時間。那麼可以說再玩2分鐘,再次計時開始。最多這次不願意了,再計時1分鐘。這樣,差不多10分鐘以內,肯定能離開。

因為看起來,父母一直在讓步,5分鐘到2分鐘又到1分鐘,但事實上,

也沒有超出既定目標

10分鐘。而且,孩子會覺得他受到了尊重,他的心聲被傾聽了。

這就是雙贏。

強制孩子離開,或者孩子死活就要繼續玩兒,這

本質上都是一方的勝利,一方的失敗

。這種

不平衡

,會讓親子溝通越來越難,

是在潛在的造成一種對立。

孩子在外面玩得嗨,總是不想回家,這該怎麼辦?

大多數孩子定兩次鬧鐘就會很爽快離開了,因為

受到尊重這種愉悅的感受會讓親子溝通更順暢

。即使有孩子需要3次,也是正常的,

說明他可能確實還想繼續玩兒。

父母也可以繼續表達孩子的感受:“看起來,你真的很想在這兒玩兒。只是我們今天確實沒有時間了,像剛剛約定的,我們下次再一起玩兒。”如果孩子哭鬧,那就說明要麼是之前有積壓的情緒在爆發,要麼就是他真的喜歡繼續玩下去。父母可以向他表明,看到了他的需求:“媽媽現在知道了,你確實喜歡這裡。媽媽答應你,下一次一定陪你再玩兒。今天真的是不可以了,因為我們時間現在已經超出去很多了。”

然後說到做到。

經過幾次這樣的經驗,孩子就會知道,

第一父母是尊重我的,第二是他們會實現他們的承諾,我可以信任他們,這一次就離開吧。

這就是

為什麼好的溝通會越來越順暢的原因

這是在當下孩子不想回家時,怎麼和孩子溝通。除此以外,如果孩子確實很喜歡在外面玩兒,父母也可以採取一些長遠的措施。

因為每一種行為背後,都有心理原因。

這種行為可能是一種

訊號

,讓父母

看到孩子背後的更多需求。

孩子在外面玩得嗨,總是不想回家,這該怎麼辦?

圖片來自網路

長期策略

雖然有相同的行為,但是不同的孩子,行為的原因可能並不一定相同。所以,父母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去和孩子溝通,詢問孩子本人對這件事的看法。

1.詢問孩子對這件事的真實想法:

好多父母可能孩子有什麼情況的時候,第一時間都是詢問別人我們家孩子怎麼了,怎麼會有這種情況,或者自己苦思冥想。

而忘記去詢問當事人——孩子。

當然詢問孩子,

他不一定能表述出來為什麼

,自己是怎麼想的等等。但是,詢問孩子的意義遠非如此。除了搞清楚當下這件事是什麼情況以外,

和孩子溝通的更重要的一點是

,讓孩子潛移默化中知道,

有問題了我可以和爸爸媽媽討論,以後有問題了我可以和對方討論

。培養一種

解決問題的方式

怎麼和孩子溝通詢問呢,

方法是表達自己的感受和困惑。

“我注意到一件事,最近你常常去小朋友家玩的時候,不想回家。媽媽有時候很困惑,不知道為什麼你不想回家,想繼續在外面玩兒,玩很長時間了,還是不捨得從小朋友家回來。所以,媽媽需要你的幫助,希望你能告訴媽媽,為什麼你不想回家?媽媽知道了原因,也會調整我們目前的安排,知道如何幫助你實現你的想法。”

當然,孩子有時候也確實不清楚自己是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行為,但是沒關係,溝通到了,有時候可能不經意間他自己就會表達出來。雖然不一定是溝通的當下。也是在

幫助孩子去關注自己的內心,思考自己為什麼會有什麼樣的行為。

孩子在外面玩得嗨,總是不想回家,這該怎麼辦?

圖片來自網路

2.增加外面的活動時間:

比方孩子喜歡在戶外玩兒,父母可以安排多一點的時間在戶外活動,也可以安排多一點的地方讓孩子去探索。比方不同的公園,不同的博物館等等。

然後告訴孩子,“媽媽看到你很喜歡在戶外玩兒,所以特地安排更多的時間,讓我們可以在外面玩兒。所以,你看,你想做的事情,如果在我們的能力範圍內,你告訴媽媽,媽媽會想辦法安排的。如果超出了我們的能力範圍,媽媽也會告訴你為什麼不可以的。”

因為所有的親子活動

,其實都是希望可以

增加彼此之間的信任和聯結

。告訴孩子你因為看到了他的需求,去想辦法滿足他的需求,這本身就向孩子

傳遞一種資訊:爸爸媽媽是在乎我的,我是重要的人。

3.邀請其他小朋友來家裡玩兒:

如果孩子特別喜歡去其他小朋友家玩兒,父母覺得超過了一定的限度,但是孩子又真的喜歡和小朋友玩兒。那麼

不妨變被動為主動

,邀請小朋友去家裡玩兒。這樣孩子既和同伴玩耍了,也沒有一直給對方家庭添麻煩。

4.在家裡多和孩子游戲等:

還有一點就是,在家裡也可以多和孩子玩遊戲,讀繪本,做手工等等,將孩子在家裡的時間變得豐富一些。孩子自己有豐富的活動了,

也許

也會

轉移一部分注意力

回到家裡的活動上。

孩子在外面玩得嗨,總是不想回家,這該怎麼辦?

圖片來自網路

孩子不想回家,想在外面玩兒,想在小夥伴家玩兒,

幾乎每個孩子都有這樣的時刻,而且不止一次

。特別是如果孩子還沒有上幼兒園,那麼孩子可能會和他的固定玩伴,每天黏在一起,這是孩子的社交需求和社交意願。

對於每一件事,父母想讓孩子知道這件事該不該做,都像之前那篇文章寫的那樣,

告訴孩子真實的原因

啟發引導孩子去思考自己的選擇和行為,怎麼去做決定

這些才是更根本的。

今天就醬!

相關文章推薦閱讀

1.

孩子最近翻著花樣說謊,我終於想清楚原因了

2.

基礎題┃每個孩子都需要鼓勵,你鼓勵孩子的方法正確嗎?

3.

你會“批評”孩子嗎?孩子批評後還是不改,可能你的方法是錯的

4.

情緒管理能力培養┃0-18歲不同階段不同方法(一)

5.

對孩子的判斷不準?你可能沒有抓住思考與觀察的基礎

6.

情緒管理能力培養┃0-18歲不同階段不同方法(二)

7.

和孩子溝通越來越難?和父母用的這種溝通方式有關,真實vs。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