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習慣,讓你無法失敗的習慣培養法,就是這麼簡單

我原本是個瘦子,自從參加工作後,由於經常需要應酬,且沒有運動,我的體重就像脫韁的野馬,一路狂飆。到去年6月份的時候,達到了頂峰,看著鏡子裡圓滾滾的自己,不忍直視。

於是我大吼一聲:“從明天開始,我每天要跑五公里,我一定要瘦下來!”第二天,我興致勃勃地跑了起來,艱難地跑完5公里,我整個人癱在地上。等我連續跑了三天,兩條腿痠的不行,腳後跟也十分痠痛,第四天我跑不下去了。就這樣,跑跑停停地折騰了差不多半個月,很想放棄。

可是牛已經吹出去了,如果就這樣放棄,同事們肯定會笑話我。我開始反思,是不是方法和習慣有問題,於是上網查了大量關於跑步的資料,並重新制定了跑步計劃。簡單概括就是:把首次目標定在1公里,然後每個禮拜增加0。5公里,直到5公里,同時每跑兩天休息一天,不打拉鋸戰,保證足夠的體力。

面對這個新的計劃,我重新運動了起來。這一次,因為目標很簡單,我堅持了下來。跑了四個月後,我順利減掉了20多斤,恢復了標準體重。

微習慣,讓你無法失敗的習慣培養法,就是這麼簡單

減肥20斤

我從最細微的習慣做起,最終培養了跑步的習慣,並減掉20斤。這對我來說,簡直就是奇蹟。

什麼是微習慣?

斯蒂芬蓋斯在他的書《微習慣:簡單到不可能失敗的自我管理法則》裡寫到:微習慣是一種微小的積極行為,你需要每天強迫自己完成它。微習慣太小,小到不可能失敗。

微習慣,讓你無法失敗的習慣培養法,就是這麼簡單

《微習慣》,作者斯蒂芬蓋斯

為什麼微習慣可以培養良好的習慣?

1、 微習慣不會消耗意志力

意志力作為一種心理能量,如果總是要花費很大的心力才能做好一件事,這件事給心理傳遞的都是負面的反饋,意志力慢慢地被消耗了,一旦意志力被消耗,想再要堅持下去,就會變得越來難,形成惡性迴圈。反過來說,如果我們很容易就能完成的事情,就能給心理傳遞正向反饋,最終形成良性迴圈。

微習慣,就是把一個目標拆分為一個個細小的目標,不需要靠意志力,主要靠一點點自律就可以完成的習慣,久而久之就會變成一個好習慣。

拿我跑步這件事來說,剛開始我一下子就把目標就設定為5公里,這遠遠超出了我的體能所能承受的範圍,所以不久後我的意志力就被消耗掉了,再也堅持不下去。當我把目標設定為1公里,這是一個很容易就達成的目標。

我又把“跑1公里”這個小目標進一步拆分成三個步驟:第一步,穿好跑步的運動服。第二步,走出家門,走到跑道上去。第三步,跑出第一步。這三個步驟都很簡單,只需要去做就能完成。這些完成了,跑1公里自然也就不是問題了。

2、 微習慣可以線性增長

微習慣,讓你無法失敗的習慣培養法,就是這麼簡單

線性

每個微習慣,在做的過程中,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熟練程度的增加,微習慣可以逐步長“大”,隨著時間線性增長,最終成為一個好習慣。

同時運用微習慣本身這件事也能成為一個習慣。什麼意思?當運用一個微習慣培養出了一個好習慣之後,我們會習慣這種“微習慣”,進而把微習慣運用到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

運用微習慣,我從1公里到現在能輕鬆跑5公里,甚至還跑過半程馬拉松(21。2公里)。跑步已成為了我的習慣,如果停下來反而會讓我心慌。

同樣的,我還將微習慣應用到做寫作上。我最開始只要求自己每天寫50個字,這相當於在微信發個朋友圈的寫作量,然後每天增加10個字。堅持半年後,幾千字的文章也能輕鬆寫完,甚至還在寫一篇長篇小說。這都是微習慣給我培養的寫作習慣。

怎樣應用微習慣?

1、 選擇合適的微習慣

選擇的時候,對每個微習慣進行深度地挖掘,找出選擇的背後的源動力在哪裡。如果選擇的微習慣對自己沒什麼幫助,那就沒有必要,這本身就和“微”原則相違背。

選擇微習慣的數量,應該遵守由少到多的原則,剛開始選擇由1-2個,等適應或者已經成為習慣之後,再選擇幾個。切不可貪多,貪多本身也和“微”原則相違背。

選定之後,對每個微習慣再進行拆分,拆解成為最簡單的幾個步驟。

我的同事李巧,從事市場推廣的工作。她今年給自己定了兩個微習慣,一個是閱讀,一個練習瑜伽。她閱讀的是邏輯方面的書籍,目的是提升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以便在工作上思考問題的時候更加有條理,更有深度。練習瑜伽的目的是為了保持好的身段、氣質。

微習慣,讓你無法失敗的習慣培養法,就是這麼簡單

瑜伽

閱讀1頁,拆分為:第一步,拿出書本。第二步,閱讀1頁。

練瑜伽5分鐘,拆分為:第一步,穿上瑜伽服。第二步,拿出瑜伽墊。第三步,坐到瑜伽墊。

李巧選擇的微習慣,與自身息息相關,選擇兩條,拆分成最簡單的步驟,易於執行。

2、 將微習慣納入日程

微習慣,我們一直強調的是“微”,微就是小,是少,是簡單,是不需花費心力,是循序漸進。因此,將微習慣納入日程,也要遵循這個原則,不一定要嚴格的時間表,這種嚴格本身就是一種複雜的約束,與“微”的本意相違背,只需要定下大體的時間段即可。

李巧的兩個微習慣,定的時間段分別為:閱讀在早上起床後完成,瑜伽在晚上睡覺前完成。

3、 微量開始,循序加碼

我們一直說微習慣是線性的,是可以“長大”的,因此這個“加碼”的速度很關鍵。如果加得過快,超出承受範圍,就會進入惡性迴圈,這不符合循序漸進的原則,這不是微習慣。如果“加碼”速度過低,那就是在長時間地低水平重複,也不利於成長。其實無論是我們的大腦還是身體,都有一個適應機制,這種機制本身隨著目標的逐漸加大在更加完善,所以“加碼”不能過於低。至於到底多少合適,因人而異,如果在運用過程中,發現不合適,要及時糾偏。

當微習慣“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要設定一個上限,達到上線後可以不再“加碼”。這個上限就是我們所要養成習慣的正常水平。

李巧的加碼速度分別是,閱讀,每週加1頁。瑜伽,每週加5分鐘。上限為每天閱讀10頁,瑜伽練習60分鐘。也就是說李巧達到每天閱讀10頁,每天練瑜伽60分鐘都的時候,便不再往上加,因為她要的習慣已經養成了。

4、 建立獎勵機制

所謂的獎勵機制,就是每完成一個階段目標,就給自己一點物質或者精神方面的獎勵。這樣建立正向反饋系統,把完成任務和獎勵正相關聯,讓完成目標更有動力。

李巧給自己的獎勵為:只要完成本週的目標,週末就去吃頓好吃的,或者給自己買個小禮物。

這就是運用微習慣的全部步驟。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所謂微習慣,就是把一個相對複雜的事件或目標,拆分成為最簡單的步驟,簡單到不需要動用意志,然後不斷加碼,不斷強化,最終培養成一個好習慣。

從今天起,培養好習慣,從微習慣開始吧,細微到自己無法失敗,細微到自己無法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