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說潮汕商幫經久不衰的秘密?

潮商大多是白手起家,尤其是以李嘉誠為代表的第一代潮汕商幫,發家於改革開放前。

這一代的潮商多出身貧寒,一方面迫於生計,另一方面,他們自小在前人的薰陶下就培養了“敢闖敢拼”的性格,所以大部分選擇背井離鄉、漂洋過海,前往香港和東南亞尋求發展。

但對於無背景、無資本、無學歷的他們來說,唯有付出苦力才能換得第一桶金。

比如李嘉誠13歲就到香港的茶樓端茶,林百欣也曾做過底層苦力;甚至唐學元先生當年從汕頭過去香港投靠開米鋪的父親,也免不了先從掃地、擦桌子的夥計做起。

第一代潮商用他們吃苦耐勞、不畏艱險的實幹精神賺到了第一桶金,才開始發家致富的道路。

一直到現在,潮汕人都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寧做創業者,也不做打工仔,甚至以創業為榮、打工為恥。

今說潮汕商幫經久不衰的秘密?

到了第二代的潮商,以黃光裕、黃振達為代表。他們多起步於改革開放初期,能迅速抓住改革開放的重大紅利,在外地快速崛起。

也正是因為在外起家,這代潮商尤為“抱團”。

比如早在黃光裕在京創業之初,就因為資金不夠經常先從潮州老鄉那裡先拿貨、後付款;國美上市時,黃光裕也得到了很多香港潮州大佬的支援;就連當年與陳曉爭奪國美電器董事會話事權時,黃光裕家族向潮汕老鄉求助,短時間便籌得20億元。

潮商之所以如此齊心,其實還歸功於“契約精神”。

就拿深圳的菜市場來說,大多數已經被潮汕人“攻佔”了。如果碰到是其他的城市或者其他商幫在同一個市場裡面賣菜,大家經常會互相壓價導致兩敗俱傷,但潮汕經營者則不會,他們會內部約法三章,定好市場價格,維持市場規則,有錢大家一塊賺。

大家更熟知的可能就是以馬化騰、姚振華為代表的第三代潮商了。

今說潮汕商幫經久不衰的秘密?

這一代潮商得益於中國資本紅利和人口紅利,又趕上了網際網路創業視窗期,他們的發展更為多元。

當然,這也得益於他們極強的學習能力和跨界能力。

比如,不斷在網際網路領域深耕的馬化騰成功了;從早年經營菜籃子工程,到進軍地產再到創立前海人壽的姚振華,最終也透過跨界升級實現了產融結合的道路;

反觀這幾年關注度同樣高的福建莆田商幫,在發生天翻地覆變化的時候,不少莆田商幫仍死守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沒有再進一步進行產業升級。所以,才會被大浪潮甩在身後。

今說潮汕商幫經久不衰的秘密?

到了第四代,也就80後90後一代潮汕創業者,他們趕上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浪潮。

比如“超級課程表”餘佳文,“快看漫畫”陳安妮,“禮物說”溫城輝,以及得到總理接見的“兼職貓”王銳旭。

你會發現,相比前輩,這屆創業者變得“高調”了,更擅於利用網際網路宣傳自己和企業;

其次,這批白手起家的年輕人都是“高學歷”。比如,ZAKER的李森和就畢業於華南理工大學,時趣的張銳畢業於北大,活動易的關少畢業於人大。

今說潮汕商幫經久不衰的秘密?

當然,這屆年輕創業者也保留了傳統潮商的打法:

第一,抱團,比如剛剛提到的王銳旭的合夥人就是他的汕頭女朋友,而陳安妮和溫城輝就曾一起創業,做校園明信片。

第二,緊隨時代變化,興哪行幹哪行。

比如,房地產興旺的時候,潮汕人前仆後繼,深圳大部分地產商幾乎是潮汕商人;當電子行業正處朝陽時,深圳華強北被潮汕人佔領了;後來移動網際網路雲湧風起,潮汕人開始抱團進軍,把網際網路變成幫助他們推動創新的有利工具。

說了那麼多,我們會發現,其實潮汕商人身上體現出來的一些優點,是很多企業家都共有的,需要互相學習的。

這些特點當中其實在不同的商幫多多少少都有這一部分,只不過潮汕商幫表現得更加突出而已。

今說潮汕商幫經久不衰的秘密?

這也是我們一直在倡導的企業家精神:

1.永遠堅持實幹精神,不畏艱辛,堅持不放棄;

2.永遠保持創新精神,不斷學習,與時俱進,

發現最好的商機快速抓住;

3.永遠恪守契約精神、誠信精神,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