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與愛?

語言與愛?

墜入愛河絕非易事。據國外媒體報道,科學家現研究了近2500種語言中與情感相關的20多個術語,結果表明誤解並不全在大腦裡。相反,即使我們把愛、羞恥和憤怒等情感概念翻譯成相同的詞,但是在不同文化中的含義依舊不同。

波士頓東北大學(Northeastern University in Boston)的神經學家和心理學家莉薩·費爾德曼·巴雷特(Lisa Feldman Barrett)說:“這個方法既有道理又聰明,我真希望我自己能想到這一點。”

語言與愛?

自古希臘以來,人們一直就情緒展開爭論。亞里士多德(Aristotle)認為情緒對美德至關重要。斯多葛學派稱情緒與理性對立。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在他的“被遺忘”的傑作《人和動物的情感表達》(The Expression of the Emotions in Man and Animals)中寫道,情緒很可能有一個單一的起源。他認為世界上每一種文化都有六種基本情緒:快樂、悲傷、恐懼、憤怒、驚訝和厭惡。

從那時起,心理學家們就在幾十種語言中尋找這些情緒的痕跡。一項實驗要求參與者從面部表情照片中識別情感,實驗結果意見一致,但存在不同意見,說,過分依賴西方工業化社會的概念,從一開始就註定了這種實驗的失敗。

語言與愛?

為了找出像“愛”這樣的概念是如何因語言而異的,北卡羅萊納大學(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教堂山分校文化心理學博士生約書亞·康拉德·傑克遜(Joshua Conrad Jackson)嘗試了一種統計學的新方法。他與德國計算語言學家約翰·馬蒂斯(Johann Mattis)合作,管理跨語言共詞(CLICS)資料庫。CLICS使用領域語言學家和人類學家的資料,分類討論近3000種語言,以表示單詞之間的關係。重要的是,CLICS可以使用表示多個概念的單詞,比如“dull”,並顯示資料庫中所有語言中表示相同概念的其他單詞。這種概念圖正是傑克遜想要的。兩年多來,傑克遜和馬蒂斯召集了一個由統計學家、心理學家和語言學家組成的團隊,對CLICS資料進行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研究。他們從24個情感概念開始,使用多種統計方法,繪製了20個語系2474種語言中不同詞彙之間的關係圖。這兩個概念的共同點越多,它們之間的關係就越密切。例如,愛和憐憫的概念都是用夏威夷語“aloha”來表達的(在南方語系中,“憐憫”和“愛”之間的聯絡似乎特別強烈)。

語言與愛?

收集資料之後,研究人員在21個網路中對這些聯絡進行了視覺化,一個是針對不同語言家族的,另一個是將所有發現聚合成一個通用網路的。當研究人員分析這些網路時,他們發現情感概念之間的聯絡在語言家族中的差異甚至超過了預期。當他們用13個與顏色相關的概念重複這一過程時,他們發現情感概念的變異性是語言家族的3倍。這意味著情感術語的含義因語言而異。

更重要的是,地理位置相近的語言家族比地理位置較遠的語言家族擁有更緊密的網路,這表明,擁有共同經歷或祖先關係形成的文化可能是其中一些術語演變而成的。

( Cai Guoli, 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19/12/what-love-it-depends-which-language-you-spe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