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佔率只剩1.7%,曾經火爆的韓系車,如今還不如國產車?

買車用車就找SUV大咖

現在買車,你還會考慮考慮韓系品牌嗎?

這或許是一個能夠讓很多國內消費者否定的問題,現在買車要麼衝著德系日系,要麼買個國產品牌也物美價廉,很少有人會把目光投入到韓系品牌當中。

市佔率只剩1.7%,曾經火爆的韓系車,如今還不如國產車?

資料或許能夠很好佐證這一點,根據韓國汽車產業協會發布的第一季度資料顯示,2022年一季度中國汽車銷量為600萬輛,同比增長6。2%;

其中,一季度韓系車銷量為9.4萬輛,同比減少39.3%,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跌破2%。

市場拋棄你時,連一句再見都沒有。從目前的資料來看,一百個人當中只有為數不多的一兩個人,還能夠堅持自己的看法,義無反顧地選擇大家都拋棄的品牌,逆流而上的行為可以說是對韓系車的真愛了。

市佔率只剩1.7%,曾經火爆的韓系車,如今還不如國產車?

此外另一項資料顯示,2016年~2021年,韓系車在中國乘用車的市場份額依次為7.35%、4.63%、4.98%、4.7%、3.8%和2.4%,呈現節節敗退的大趨勢。

市佔率只剩1.7%,曾經火爆的韓系車,如今還不如國產車?

韓系車在這幾年隕落的速度,不禁讓人想起了當年的三星手機。三星手機2012年的國內銷量超過三千萬臺,市佔率一度達到了17。75%。結果沒幾年,三星Note7的爆炸門就成為了壓垮三星的最後一根稻草。

韓系車的命運和韓系手機大抵相似,曾經的巔峰有多高,現在的銷量就有多慘。2016年是韓系車的高光時刻,北京

現代

的銷量達到了114萬臺,另一邊的東風悅達

起亞

的年銷量也有65萬臺,二者銷量高達約180萬輛,一時之間風頭無兩。

市佔率只剩1.7%,曾經火爆的韓系車,如今還不如國產車?

以起亞K5、

起亞K3

途勝

索納塔

、朗動、瑞納、

伊蘭特

為首的韓系車,在各個細分市場予取予求,以實惠的價格、豐富的配置和不錯的設計,備受消費者的青睞。

其實,2016年真的是中國車市最美好的時光。原以為是開始,沒想到是巔峰。不單單是韓系車,像眾泰、

陸風

東南

、力帆等國內三線車企,都順著中國車市的風口扶搖而上,銷量達到了品牌巔峰。

市佔率只剩1.7%,曾經火爆的韓系車,如今還不如國產車?

言歸正傳,僅僅五六年的時間,韓系車在國內一夜回到解放前。

銷量帶來的影響,一個是利潤的減少,一個是工廠的倒閉。

市佔率只剩1.7%,曾經火爆的韓系車,如今還不如國產車?

2016年北汽股份來自北京現代的投資收益就高達39億元,但是2019年,北京現代卻虧損至少5。64億元;另一邊,北京現代在國內共有五大工廠,目前已經賣掉一座,現在還剩下北京(兩座)、重慶(或暫停產)、滄州共四座工廠。以2021年38。5萬輛銷量計算,其產能利用率僅18。5%。

那麼問題來了,曾經不可一世的韓系車,為何會落到今天這種局面呢?

原因一:薩德摧毀韓系車品牌力

韓系品牌衰落的時間拐點出現在2016年年底,當時韓國政府不顧中國反對,執意要在韓國部署薩德導彈系統,這嚴重威脅了我國的領土安全,一時間國內輿情炸鍋,憤怒的情緒開始蔓延。

市佔率只剩1.7%,曾經火爆的韓系車,如今還不如國產車?

韓系汽車品牌作為大宗商品,也是首當其衝,薩德事件導致了國內消費者對於購買韓系車的熱情一落千丈。

最可怕的是,這種消費趨勢一旦形成十分容易擴散,且難以扭轉,韓系品牌的銷量從2016年的180萬輛,到2017年跌到了120萬輛,呈現出明顯的下滑趨勢。

如果說抵制日貨只是喊喊口號,那麼抵制韓貨,國內的不少消費者真的拿出了行動來。

原因二:更新換代競爭力不足,新車無爆款

“薩德”事件只是導火索,韓系車的落寞還離不開品牌自身的因素。以往,韓系車更多的是憑藉比德系、日系更加實惠的價格和更豐富的配置,同時還有著不錯的品質表現和年輕設計來吸引消費者,

讓很多在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中間的使用者,找到了兩全其美的方法。

市佔率只剩1.7%,曾經火爆的韓系車,如今還不如國產車?

但是在近些年,韓系車的更新換代卻與消費者的需求背道而馳,一個很重要的表現就是設計層面脫離了

大眾

審美,熱門車型如途勝、

勝達

、索納塔、

名圖

的換代,在外觀上沒有得到大眾認可。在顏值愈發重要的汽車市場,失去了讓人眼前一亮的競爭力。

除此之外,韓系車在產品定位、技術特性、宣傳營銷方面,均已落後於歐、美、日等主流合資品牌。

他們總喜歡拿海外上市已久的車型到中國銷售,更新換代遠遠落後於歐美市場,導致國內消費者認為其品牌誠意不足,糊弄了事。如同劉慈欣曾經說過的話一樣:

弱小和無知從來都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市佔率只剩1.7%,曾經火爆的韓系車,如今還不如國產車?

更何況,韓系車在後續的新品車型中,再無爆款的出現。曾經對比

思域

的菲斯塔,現如今無人問津,入局MPV市場的起亞

嘉華

和現代

庫斯途

生不逢時,就連二次入華的高階品牌

捷尼賽思

,也讓人提不起任何興趣。這樣的局面,或許還不如當初的三寶時代來得舒適,起碼還有人買。

原因二:自主品牌的崛起與合資品牌的下沉

韓系車衰落的背後,伴隨的是自主品牌的崛起。在2016年之後,以眾泰、陸風、東南、力帆為代表的國內三線車企開始逐漸被市場拋棄,更多的目光聚焦在了長城、

長安

、吉利、

比亞迪

奇瑞

等一線車企上,它們一方面抓住消費升級的時機,在SUV市場迅速推出多款新品,並且藉助於新品的原創和高性價的優勢,以及技術的長足進步,一舉洗刷自主品牌廉價、山寨的形象。

市佔率只剩1.7%,曾經火爆的韓系車,如今還不如國產車?

另一方面,在有了不錯的市場基礎之後,以吉利、長城為首的自主車企紛紛推出了自己的高階品牌,

不斷向上發展的過程中,蠶食了不少韓系品牌的市場份額

,甚至讓很多人出現了買韓系品牌還不如自主品牌的認知。

除此之外,如德系、日系和美系等合資品牌,都在不斷開拓下沉市場,推出了更多入門級別的車型,價格早已經下探到了十萬元以內的代步車型,進一步擠壓了韓系車的生存空間。

夾在德系、日系、美系之間的韓系車,由原本的左右逢源,變成了兩頭不討好的尷尬局面。

市佔率只剩1.7%,曾經火爆的韓系車,如今還不如國產車?

更重要的是,

在新能源轉型過程中,韓系車也沒有抓住這一個大的風口。

目前雖然也推出了領動插電混動、名圖新能源、菲斯塔純電動、索納塔插電混動以及起亞K3新能源等車型,但是相較於國內造車新勢力和比亞迪等品牌的如火如荼,這些車型的威脅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現在買韓系車還合適嗎?

韓系品牌在國內可以說到了何去何從的地步,目前的銷量對於維持生產、運營和銷售來說心有餘力不足,並且市場前景也十分不容樂觀。對於消費者來說,韓系品牌還值得買嗎?這是一個需要權衡的問題。

市佔率只剩1.7%,曾經火爆的韓系車,如今還不如國產車?

國內的消費者買車都十分在乎品牌的問題,因為這在某種程度上代表著面子,但是現如今買韓系車並不能有面子,還會引來左鄰右舍的冷嘲熱諷,買什麼不好買個韓系車?

所以,此時選擇韓系車只會徒增煩惱,除非你並不在乎別人的看法。

如果用長遠的目光來看,韓

系車現狀帶來的局面無非就是工廠停產、4S店倒閉,那麼隨之而來的便是售後服務問題。

同時,品牌下行帶來的是保值率的下跌,以前韓系車在二手市場還算比較受歡迎的,

如果現在買,存在太多的不確定性

,過幾年說不定二手車販子收都不收了,想要轉手會承擔更多的損失。

市佔率只剩1.7%,曾經火爆的韓系車,如今還不如國產車?

市場的眼睛是雪亮的,跟著熱門車型買不一定會對,但是起碼是不會錯的。

除非是特別青睞一款車型,或者它在競品中有突出的競爭力,亦或者市場的優惠到了十分可觀的地方,否則想要購買韓系車還是要三思而後行。

大咖總結

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韓系車在目前的國內市場大環境中,必須改變現有的經營模式,推出更多符合市場需求的新產品,同時在宣傳營銷方面下苦功夫,才能在競爭激烈的汽車市場繼續站穩腳跟。

可以不必萬丈光芒

但不能停止發光

市佔率只剩1.7%,曾經火爆的韓系車,如今還不如國產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