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高速,未來或可實現全自動駕駛!

成綿擴容線已開工建設!

雙向8車道未來或可實現全自動駕駛

1998年,成綿高速建成通車,作為四川省第一條中外合作的高速公路,成綿高速是國家“十縱十橫”綜合運輸大通道縱八線“北京至昆明”的組成部分,也是國家高速公路網首都放射線G5的重要路段。目前,成綿擴容線控制性工程已開工建設。

成綿高速作為連線成都、德陽、綿陽三市的重要交通通道,自建成以來,其交通量保持每年10%速度增長。目前,京昆高速公路綿陽至成都段交通量已接近或超過設計飽和容量,是四川省“最繁忙、最擁堵”的高速公路之一。調查顯示成綿高速設計車流量為每天5萬輛左右,而2018年時已超設計流量,全線車流量達5。2萬輛/天。

這條高速,未來或可實現全自動駕駛!

▲效果圖

據四川省公路設計院成綿擴容專案設計負責人張東介紹,京昆高速公路綿陽至成都段擴容工程(以下簡稱“成綿擴容線”)並非在原成綿高速公路基礎上進行擴容,其意是為成綿高速通道擴容。從設計來看,該專案全線90%以上為新建線路,其中成都繞城高速至成都第二繞城高速段與成金青快速路共走廊,全線採用高架橋,並且該路段還將建20餘公里的“車路協同”試驗路段。

擴容非擴建 全線雙向8車道

“成綿擴容與成綿高速公路完全沒有任何關係,這幾乎是一條新建線路。”張東見到記者時,首先將手中的設計圖紙攤開,第一句話便是為成綿擴容線“正名”。

這條高速,未來或可實現全自動駕駛!

▲線路走向示意圖

從地圖上看,成綿擴容線是成都至綿陽之間的第三條高速公路,其與成綿高速、成什綿高速平行,位於成綿高速東側。線路起於綿陽遊仙區魏城鎮附近,與擬建綿陽至蒼溪至巴中高速公路交叉相接,經石板、觀太至永明後沿原路“四改八”加寬改擴建綿陽南環線高速公路至關帝附近;又新建複線,經新盛、中江、黃鹿、永太,於新中鎮以南與在建的成都經濟區環線高速公路交叉;後經和新鎮、連山鎮、松林鎮、官倉鎮之後在成都金堂境跨越北河、青白江與成都第二繞城高速相交;後沿成青快速通道經青白江區和新都區,止於成都繞城高速公路,接入成都市龍潭路主幹線(成華大道),路線全長124。9公里。

成綿擴容線全線設計採用8車道標準建設,其中魏城樞紐(起點)至關帝樞紐段,設計時速100km/h,關帝樞紐至成青繞城樞紐(止點)段,設計速度120km/h。

成綿間已有2條高速,為何還要再建一條雙向8車道高速?

“其實前期也考慮過對成綿高速擴建,但經過測算後決定再建一條高速公路。”張東告訴記者,充分考慮區域經濟發展及交通量增長後,經預測2040年,成都至綿陽間高速公路通道交通流平均每天將達到18。7萬輛。按照車道數匹配,至少需要16個車道才能與之適應。因此,新建一條雙向8車道的高速公路成為必然。

“車路協同” 未來或可實現全自動駕駛

從設計上來看,成綿擴容全線共設20處互通立交、2處停車區、2處服務區。“從全線來看主要有兩大特點,一是由於線路採用雙向8車道,隧道超大斷面施工,對工程難度提出了挑戰。其次,成都至德陽段全部採用高架橋建設。”張東說,採用高架橋建設段為德陽互通至成青繞城樞紐(止點)段,全長約39公里,其中成都繞城至成都第二繞城高速約24公里路段與既有成金青快速通道共走廊。

這條高速,未來或可實現全自動駕駛!

▲隧道效果圖

“不僅僅是共走廊,這一段路還將建成一個‘車路協同’的試驗段。”據張東介紹,所謂車路協同,是車與外界一切互動的技術,可以理解為車與外界一切連成網。實際是藉助新一代通訊技術將車與周邊的一切事物連線起來,實現車輛與車輛、車輛與路段基礎設施、車輛與行人、車輛與雲服務平臺的全方位連線和資訊互動。

初期建設過程中,該試驗段將同步配建雷達、攝像頭等感測裝置,將該路段打造成為一個“車路協同”的開放試驗場。對於滿足自動駕駛條件的車輛來說,來到該路段便可解放雙手,交給電腦來駕駛車輛。

這條高速,未來或可實現全自動駕駛!

▲效果圖

保障安全 每3公里將建一個應急聯絡道

作為川內又一條新建8車道高速公路,安全、應急救援是一項重點工作。對於高架橋來說,想要掉頭必須行駛至互通樞紐處才能完成,而往往兩個樞紐互通之間的間隔距離較遠,當發生應急情況時,應急救援車輛往往需要多行駛很長一段距離才能掉頭抵達現場。

“考慮到這一情況,為了滿足高架救援需要,設計之初我們便考慮在兩條對向車道間建應急聯絡道。” 據張東介紹,成綿擴容線高架橋路段,平均每3公里將建一個應急聯絡道,滿足應急救援需求。

除建應急聯絡道外,該高速還考慮建設應急逃生通道。“應急逃生通道主要用於發生應急情況時,人員可透過應急逃生通道及時抵達下層道路逃生。”張東說,應急逃生通道沿橋墩建設,形態主要為環形樓梯。

成綿擴容線建成後

可有效緩解成綿高速交通壓力

該線路的建設對於

改善區域經濟縱深發展條件

增強主要城市群輻射帶動能力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均具有重要意義

這條高速,未來或可實現全自動駕駛!

◎ 來源:綜合自四川省公路設計院、成都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