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柴動力董事長稱無人駕駛是“忽悠”!你怎麼看?

眾所周知,新能源和智慧化是當下汽車行業發展的兩大趨勢。但是,最近一位業內大咖卻發表了不一樣的看法。其不僅炮轟如今新能源產能過剩,更是稱無人駕駛是“忽悠”!

濰柴動力董事長稱無人駕駛是“忽悠”!你怎麼看?

在4月1日舉行的濰柴動力2021年度業績釋出會上,濰柴集團董事長兼CEO譚旭光發言表示:“新能源行業近幾年比較熱鬧,一窩蜂都上了,然後大家又無序競爭,新能源的整車,特別是乘用車,將會出現一次災難性的產能過剩。”

而對於自動駕駛,譚旭光更是直言“無人駕駛就是忽悠”,“千萬別聽他們忽悠,什麼L1還湊合,L2也馬馬虎虎,L3不可能。”

此番言論瞬間引發了網上爭論。有網友表示:想要實現完全的無人駕駛確實不容易。也有不少網友表示反對,認為小看了當下的新技術、新科技。甚至有網友認為其目光短淺。

不過,譚旭光隨後表示:上述表述是經過認真考慮的,不是亂說的,這是業內都看得明白的現象。

作為大型國企的領導,譚旭光又緣何針對新能源和自動駕駛提出瞭如此犀利的看法呢?

新能源車將有災難性產能過剩?

“雙碳,包括新能源,不能脫離實際,急於求成,搞運動式降碳,踩急剎車。”譚旭光說:“近幾年新能源行業比較熱鬧,出現“一窩蜂上了”,然後無序競爭,新能源的整車,特別是乘用車,將會出現一次災難性的產能過剩。”

他還稱,有很多公司參雜私活,透過資本市場膨脹財富,導致資本市場對新能源的無序的資本膨脹。

考慮到近年來新能源汽車上漲趨勢迅猛,很多人認為,譚旭光的話有些危言聳聽。但事實上,譚旭光的話或許並非危言聳聽。

乘聯會在《2021年我國乘用車產能問題分析》中便指出。“汽車行業在解決傳統汽車產能過剩問題的同時,還要防止新能源汽車產能過剩。”

乘聯會表示,2021年新能源乘用車銷售332。6萬輛,而新能源乘用車的專用產能已經有569。5萬輛,產能利用率是58。4%。

可以看到,當下新能源汽車產能確實c存在嚴重的過剩。

然而,面對產能過剩的問題,新一波造車熱潮卻正在興起。其其中包括百度、富士康、滴滴、小米、小牛電動車等陸續宣佈進軍造車領域。

據悉,已經具備生產資質的企業還有1046萬輛在建產能將陸續建成投產,而在建產能大部分是新能源汽車

濰柴動力董事長稱無人駕駛是“忽悠”!你怎麼看?

對此,在2021年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指出,新能源汽車存在盲目投資、無序發展等問題,必須遏制盲目上馬新能源汽車專案。

不過,雖然當下新能源汽車確實面臨產能過剩的問題,但從現有的增速看,新能源汽車高速發展的勢頭仍不容忽視。

資料顯示,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54。5萬輛和352。1萬輛,同比均增長1。6倍,市場滲透率為13。4%,同比增長8個百分點。其中新能源乘用車2021年零售量達298。9萬輛,同比增長169。1%,市場滲透率為14。8%,較2020年5。8%的滲透率有明顯提升。

換言之,面對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快速增長,如果能將閒置產能合理有效的利用起來,產能過剩的問題或許就能得到有效的改善。

無人駕駛是“忽悠”?

有分析師提問譚旭光“如何看待商用車智慧化的行業趨勢和節奏”。

譚旭光的回答非常風趣,他說:

“你們忽悠完了新能源,就開始忽悠智慧化了。我可以這樣講:無人駕駛就是忽悠!你們聽我的話,我老譚從不說假話。

譚旭光進一步解釋:“我說別忽悠。無人駕駛是不可能的,永遠替代不了人的感覺,但輔助駕駛已經到來。這是肯定的。”

譚旭光說,無人駕駛的技術,比如飛機的無人駕駛,技術一直都有,主要還是看使用環境。農業領域、大農場,或許能率先實現無人駕駛。而複雜環境的無人駕駛顯然不是那麼容易的。

相較“新能源汽車將出現災難性的產能過剩”,該言論似乎得到了更多業內人士認可。

目前,我們將自動駕駛分為L1-L5五個等級。

濰柴動力董事長稱無人駕駛是“忽悠”!你怎麼看?

透過上表可以清晰的看到,直至L4等級,其實都需要人員來進行參與。而到了最終L5等級,才能實現人們普遍想象中的完全自動駕駛場景,也就是真正的實現了“無人駕駛”。

屆時,車子完全不需要駕駛員來駕駛,也不需要時刻關注路況,更不需要操心違章、停車等一系列的麻煩的事。簡單來說,L5自動駕駛技術將完全取代人類司機!

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如此高度的自動化程度的無人駕駛技術,至少目前仍然難以實現。

1、自動駕駛技術仍待完善。

首先,想要實現完全的無人駕駛,前提是汽車本身需要足夠的智慧,而不只是單純的算力多少、雷達感測器多少。

從目前的汽車智慧程度來看,顯然遠遠無法取代駕駛員或者大腦,也無法完美的規避駕駛中常見的變數問題。

舉個例子,自動駕駛高度依賴可識別道路設施。試想,如果路牌損壞,路面劃線不清晰,這時候,人類可以憑藉駕駛技術和經驗來採取相應的措施,而自動駕駛車輛此時ke可能就迷糊了,嚴重甚至會帶來安全隱患。

另外,在交通混亂擁堵的地區、大型交通事故、極端天氣影響,這些潛在的變數都是當下汽車ECU難以做出精準判斷的。

2、自動駕駛相關配套仍需完善。

想要實現真正的無人駕駛,不僅僅是車需要智慧,具有無人駕駛的能力,同時還需要推進智慧化道路基礎設施規劃建設。比如車路協同、車聯網V2X的城市基礎建設等等。而這又是個非常龐大的基建工程,需要大量的財力和物力,同時還需要相當長漫長的時間。

由此可見,想要實現完全無人駕駛,恐怕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

那麼,有人或許會問了,那現在一窩蜂的研究無人駕駛豈不是沒有意義了?

當然不是!

1、無人駕駛雖然是星辰大海,輔助駕駛確實真實有用!

雖然無人駕駛目前離我們還是非常遠,但是以無人駕駛為目標,發展輔助駕駛,這個方向無疑是正確的。

在無人駕駛的研發過程中,很多輔助技術和配置已經實現了普及。比如高速領航,智慧泊車等等。這些輔助型駕駛技術,不僅減輕駕駛壓力,還可以保護行人,這點是值得肯定。

換言之,相比於全自動的無人駕駛技術,半自動化無人駕駛是不是更靠譜,是未來一段時間內無人車真正發展的方向呢?

因此,這也是為什麼智慧駕駛已經成為了各大車企的核心競爭力甚至是靈魂,比如小鵬的NGP,蔚來的NOP等等。

濰柴動力董事長稱無人駕駛是“忽悠”!你怎麼看?

2、為未來完全實現無人駕駛技術做儲備。

雖然無人駕駛短期實現依舊很難,但是如果目光放在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以後,能不能完全實現就不好說了、

就像100多年前,汽車被人嘲笑噪音大、速度慢,不可能取代馬車。可是100年後的今天,汽車已經被大家稱為“可移動的智慧第二空間”!

所以,面對汽車智慧化發展趨勢,以及相關政策的支援,現在透過不斷的研發投入,也是為未來完全實現無人駕駛技術做儲備,打好基礎。

總結來說,譚旭光作為一家大型國企的領導,其所以發表言論並不是沒有道理。但是,其言論更多的是站在當下行業的發展角度。而從長遠來看,新能源汽車以及自動駕駛,毫無疑問仍是未來主要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