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士G、法拉利一個基因的純電動車,有啥不一樣?

本文首發自中國二手車自媒體聯盟

作者系聯盟發起人王萌原創

部分圖文來自授權和網路

轉載授權請聯絡:xiaopangfans

賓士G、法拉利一個基因的純電動車,有啥不一樣?

前言:

極狐汽車,ARCFOX,可能是我開過“最像油車”的一款純電動汽車了,半年前試駕活動,別人都比“省電”,而我非要找“駕駛汽車”的感覺。

最近不少媒體冬季測試也進行了各類測試,相對來說,極狐汽車的“真實續航”的確比別人家的車,目前要好不少。

賓士G、法拉利一個基因的純電動車,有啥不一樣?

(上述資料為Autolab最新測試結果)

極狐這款車,媒體內口碑好,給自己買,基本上都是好選擇,這次工廠參觀就有好幾個懂車的媒體自己家裡買的這款車,我曾經幫著不少測試借過這臺車,大家反饋也都是續航真實、造車底子好,開起來踏實,相比較而言,這款車是一款車,而不是手機+四個輪子,或者是PPT裡面的炫酷技術堆砌而忽略了汽車本身的東西。

不過說實話,接觸過這麼多電動車企業和人,感覺極狐的人工程師思維有點偏執,PPT做的和那些新勢力比真心“一般”,用我們的話說,就是有點德國人那種“方腦殼”,不是營銷型的企業,而真心是“製造思維”。

有人說了,胖哥,你們二手車的人測試什麼新車啊?告訴你,真正懂車的人,都在二手車圈呢,不信你讓這些汽車媒體網紅過來比比真業務!每天真刀真槍的一線和道聽途說的轉述,絕對是廉頗和趙擴的差別。

別看我們是二手車行業十八年的“老炮兒”,正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我們這些“看歷史表現”的人,才是最能知道這款車到底是“曇花一現的網紅”,還是“持久靠譜的夥伴”!

廢話少說,上乾貨!

賓士G、法拉利一個基因的純電動車,有啥不一樣?

極狐所在的北汽藍谷麥格納工廠整體看,外行感覺都差不多,但是從專業角度看,配套流程設計的合理性涉及到後期的裝配效率和成本等問題,精細化流程管理絕對是內行看的,此次之行,充滿了期待。

有些品牌造車所謂的“黑燈工廠”僅僅是營銷表面上的,而真正做到全流程的專業化和高效率,真心不是幾張PPT能解決的,你真信PPT,那就是“燈下黑”了,兄弟!

賓士G、法拉利一個基因的純電動車,有啥不一樣?

我們這次參觀的是位於鎮江的北汽藍谷麥格納汽車有限公司

麥格納,何許人也?

全球著名整車工程製造及服務廠商,具有超過百年的高階汽車製造經驗和歷史。

市場熟知的阿斯頓馬丁、賓士G級 、寶馬5系/Z4、豐田GR超跑、MINI Countryman/Paceman、標緻RCZ、捷豹I-PACE/E-PACE等多款豪華車型都是由麥格納提供主要零部件,並在麥格納的奧地利整車工廠進行組裝生產的。

2020年,該公司營收326億,全球15。4萬名員工,業務涉及整車工程製造、汽車外飾、內飾、車身底盤、座椅、動力總成等幾乎全領域,全年製造超過370萬輛高階汽車,超過4000名汽車各領域頂級工程師,目前參與31款知名車型,10家汽車品牌。

這公司有將近120年曆史,第一款車型要追溯到1906年……115年前。

北汽,63年曆史,11萬名員工,世界500強排第124位,中國第一家汽車合資企業。

由於涉及工廠很多保密資訊,參觀只能透露一部分,且隨我來,看看裡面的玄妙!

賓士G、法拉利一個基因的純電動車,有啥不一樣?

120年,27個版本迭代的流程技術,PPT學不來!

麥格納的其中一個優勢就是Mafact八大板塊的流程管理和最佳化,造車流水線自從福特T開始就不斷進化,但是真正的應用差別,全球製造還是差別很大的,這次僅僅開放了Color Code簡單體驗。

賓士G、法拉利一個基因的純電動車,有啥不一樣?

模擬組裝的體驗過程中,原有7個人,2分鐘製造3款產品,按照傳統的流程只能製造其中1款6個,最佳化調整按照Mafact改善後,5個人,2分鐘三款產品共計完成24個,的確是省人省錢提升效率,關鍵是還有質量。

其實這種製造流程的“最佳化管理”是中國目前各類行業從中國製造到中國智造的瓶頸,有些東西是需要時間和真實經驗積累的,專業知識的實際應用要遠比做好看的PPT難得多。

賓士G、法拉利一個基因的純電動車,有啥不一樣?

電動車電池,原來製造細節才是”爆炸“元兇!

這次有幸和電動車專業技術媒體”嘿電“的專家小於一組,在電池Pack的環節我們不僅聽工程師講解,也看到了很多不一樣的東西,比如關於電池包整體安裝設計中的“雜質”問題,只有更嚴苛的製造才能保證多次充放電後的安全,否則就會出現目前某些電動車頻發的“爆炸”問題。(具體細節請關注嘿電公眾號)

賓士G、法拉利一個基因的純電動車,有啥不一樣?

在極狐電池PACK車間,全線自動率也達到53%,包括模組的自動上線、自動檢測、塗膠、清潔以及模組的安裝、固定,FDS鉚接工藝等等。

電池PACK在精密的生產過後,極狐採用的動力電池還要經過200餘項測試驗證,覆蓋範圍和強度遠高於國標要求。

比如國標溼熱迴圈測試周期僅為3天,極狐汽車要做等效超過10年的、超過3個月的高溫高溼迴圈測試,以及超過8個月的全使用溫度工況下的交變測試,來保證動力電池系統適應全國各地環境下的使用場景。

這也就解惑了為什麼我們看到這臺車的續航真實,電池安全性好的“本因”之一,畢竟設計的再好,製造過程中“差距疊加”最後就是天壤之別了。

賓士G、法拉利一個基因的純電動車,有啥不一樣?

7%的領先與更環保的噴漆!

衝壓車間的全封閉、高速自動化生產線,主要承擔側圍、翼子板、門蓋等車身大中型衝壓件的生產。據衝壓工藝工程師周方介紹,衝壓車間共40個自制件(其中鋁製零件15個),根據MAFACT體系標準,從來料到最終成品,從器具到裝置,進行全方位深層次管控,一次報交合格率達到97%,而目前大多數主機廠的該項指標大概在90%左右。

在車身車間,北汽藍谷麥格納高階智造基地擁有國內第一條30JPH鋼鋁混合生產線,這是一條由290臺德國庫卡機器人和206套連線裝置組成的全自動化生產線。

德國庫卡機器人被譽為全球機器人四大家族之首,可以實現毫米級的高精準定位,控制精度同行最高。

賓士G、法拉利一個基因的純電動車,有啥不一樣?

此外,在塗裝車間,52臺ABB高效能機器人組成全自動輸送系統,經過多重塗裝工藝後,由高分子樹脂加入適量的填料以及輔助材料配製而成的LASD水性阻尼塗料將自動噴塗到車身。

常規車輛噴漆為電泳層、中塗層、色漆、清漆,四層,而這個工廠的新式工藝應用實現了電泳+雙層色漆+清漆,防腐性更好、色澤更好,環保效能更好,看油漆好不好,那可是二手車老法師的“專業”了!

賓士G、法拉利一個基因的純電動車,有啥不一樣?

好筋骨好底盤才是造車的根本!

為實現更佳的車身輕量化,極狐汽車採用上鋼下鋁的混合車身,這種混合車身的製造過程要比全鋁車身更復雜,需要更先進的工藝。

比如在連線上更多的採用SPR、FDS等機械連線方式,同時還需要考慮到接觸腐蝕的問題;在焊接上採用了焊前酸洗鈍化或材料供應商預置塗層的方法來解決鋁合金表面高硬度的緻密氧化膜問題。

賓士G、法拉利一個基因的純電動車,有啥不一樣?

上鋼下鋁的混合車身由高強鋼圍成的籠式框架結構組成,在籠式結構最關鍵的A柱、B柱等部分,極狐均採用1500MPa以上的熱成型鋼。

據工程師介紹,這種熱成型鋼大多被用在坦克、潛艇和太空梭上,每平方釐米能承受10噸以上的壓力,相當於兩隻成年大象的體重。

賓士G、法拉利一個基因的純電動車,有啥不一樣?

其實鋁製車身的好處是車身重量輕,有利於加速、減速、節能、續航等好處,但是不好地方,尤其是我們二手車人最關心的就是“成本問題”。

奧迪A8L、捷豹XJL等一些當年全鋁車身的車,稍微碰撞,可拆卸覆蓋件比如車門、前後艙蓋還好,要是兩後翼子板、車身骨架,可就“貴了去了”。

最近剛給某家媒體做事故車修復節目,特斯拉Model3,左後翼子板事故,由於是前2/3鋼,後1/3鋁,就需要整個切割後1/3的後圍板,24萬的車,材料和人工成本就要4萬起步,後期的使用成本和事故折舊那是相當的高!

賓士G、法拉利一個基因的純電動車,有啥不一樣?

關於極狐汽車採用的車身骨架結構屬於鋼、鋁、鎂等多種材料複合設計和組合,這種車身結構就要求不僅設計的專業深度,而且焊接工藝和組裝工藝都要非常成熟才可以,大部分這類的設計都是用在賓士G、阿斯頓馬丁這樣的100萬+以上的高階車才有的“黃金骨架”,一般50萬以內的車,很少用這樣的。

為啥啊?因為製造成本貴啊!

賓士G、法拉利一個基因的純電動車,有啥不一樣?

連線點多,焊點多,工藝好,材料好,自然成本就高,這些東西都是看不到的,只有真正懂車玩車的人才知道“核心”的重要性。

有人要問了,差別能有多大呢?

不恰當比喻:同樣嚴重的事故,好的車身骨架死亡率萬分之幾,不好的就外觀漂亮的死亡率千分之幾,要是您趕上了……

還更別說什麼剎車、轉向的問題了,反正買車,外行只看外表,內行必須看門道兒,畢竟命值錢。

看完這個結構,車德鋼創始人老常說,我算是買對了極狐,畢竟咱們自己開啊,你說呢?老王,你這個二手車老炮兒,找的點可真賊啊,句句問到點兒上了!

賓士G、法拉利一個基因的純電動車,有啥不一樣?

據介紹,新一代極狐阿爾法S整車扭轉剛度達到63000Nm/deg,達到行業天花板水平,全地形效能純電SUV阿爾法T整車扭轉剛度達到50000Nm/deg,甚至要高於勞斯萊斯幻影。(部分引數來自網路公開參考:布加迪威龍 60000,寶馬i8 - 49000,勞斯萊斯幻影40000,途銳36900,帕薩特32400,捷豹XF-24000,福克斯17941,polo-19000)

在涉水深度上,轎車的行業標準為300mm,極狐在800mm時仍可以達到涉水試驗優秀水平,既保證了駕駛艙乘員安全,也有效避免電池進水引發事故的風險。(一般來說,轎車的最小離地間隙在110毫米到150毫米之間。SUV的最小離地間隙一般在200到250毫米,汽車涉水深度的行業標準為300毫米。目前市場主流越野車的涉水極限標準參考資料為:賓士G4X4,1000毫米;路虎攬勝,900毫米;福特撼路者800毫米;吉普牧馬人,762毫米;三菱帕傑羅700毫米)

此外,在車間內的全透明淋浴室內,極狐汽車可以輕鬆透過模擬的中雨、大雨甚至暴雨等整車全方位無死角的衝淋測試,整車氣密性達到58SCFM,遠超行業標準。

賓士G、法拉利一個基因的純電動車,有啥不一樣?

二手車老法師觀點:

縱觀整體的極狐工廠參觀,可以說走馬觀花也重點觀察,由於涉及到很多保密內容,因此有很多不能看,有很多不能說,還請各位看官諒解。

汽車產品,不管是現在新勢力也好,老勢力也罷,各種新技術和人工智慧,新能源新思維,創新不是壞事,但是前提是汽車產品本身的安全和可靠,就如同現在很多人說1是健康,後面的金錢、權勢都是0。

1倒了,後面有多少0,都是歸零了!

看到很多目前的新車,上市宣傳更多是炫酷的“創新”而並沒有紮實的製造和用料,炫酷不說人話的PPT,而很少有踏踏實實的匠心人,續航里程含水量不知,自身安全問題避重就輕,自動駕駛人工智慧一個勁兒加持,大螢幕整上,裝B門安上,您一衝動,就行了!

為什麼很多80後買車冷靜了,90後也開始理智了,因為“韭菜”總會有長大明白的一天,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車如此,人亦如此!

賓士G、法拉利一個基因的純電動車,有啥不一樣?

最後也希望,

極狐這個品牌和產品,雖然東西做的好,續航里程實,底盤紮實,開著最靠譜,但是在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也要做好PPT,做好渠道建設,堅持匠心的同時,讓更多的人知道和選擇靠譜的汽車。否則劣幣驅逐良幣,老實做事的人也會吃虧。

如果這個參觀工廠的活動能夠讓更多汽車愛好者、汽車使用者來參觀學習,我覺得應該會有更多的收穫和認知改變。

一款車好不好,需要時間和二手車保值率來考驗,從二手車老法師的角度看,極狐的車,PPT我給60分,造車的水平我給90分,未來影響保值率估計不是產品本身,而是市場渠道、品牌知名度、銷售覆蓋率、售後服務網路等更多配套的影響。

不過有功夫做PPT的人,好像也沒有精力好好造車了,您說呢?

資本估值不代表真的價值,PPT釋出會不代表真的有好車,咱老百姓兜裡的錢,還得花在靠譜的物件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