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將涼重養生,老蘇州享受舌尖上的“處暑”

秋將涼重養生,老蘇州享受舌尖上的“處暑”

俗話說:兩個六月半,人要熱煞一大半

經過了近兩個月漫長而難熬的酷暑日子

閏六月終於過去了,迎來著“七月流火”

處暑悄然而至,意味著天氣逐漸轉涼啦。

太陽到達黃經150°時是農曆二十四節氣的第十四個節氣——處暑。

處暑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氣。“處”含有躲藏、終止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是終止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於這一天結束,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逐漸下降。

處暑既不同於小暑、大暑、也不同於小寒、大寒節氣,它是代表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氣。

處暑三候

一候鷹乃祭鳥:處暑之日“鷹乃祭鳥”,說鷹自此日起感知秋之肅氣,冷酷地搏殺獵物。先獵之物要先陳列為祭,古人稱之“義舉”。

二候天地始肅:後五日“天地始肅”,這個“肅”是“肅清”,天氣因“肅”而清,因“肅”必“肅殺”,所以,肅清後必帶來蕭瑟之氣。

三候禾乃登:再五日“禾乃登”,禾是五穀各類,天氣肅殺後,莊稼才有收成,成熟曰“登”。

老蘇州,有俗語曰“處暑十八盆,白露身勿露”,意思是說,過了處暑,還有十八天左右比較炎熱,每天須用一盆水洗澡。

過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體了,以免著涼。

伴隨著秋果的陸續上市,這個時節,市民餐桌上也更加豐富多彩。

老蘇州有“處暑吃鴨子”的傳統,因為老鴨味甘性涼,一般在夏末秋初食用最佳,此時的鴨子也最肥美。

中醫認為,處暑是養生的重要時節,要多吃潤肺健脾以及清熱、生津、養陰的食物,而鴨肉正是一種理想的滋陰潤燥食物。

除了吃鴨子,這個時節還有很多的美食等著大家呢。

在處暑前,金閶新城白洋灣街道寶祥社群開展了一場“迎處暑,吃養生粥”的活動。

當天,寶祥苑居民王美華就帶了好幾個剛採的蓮蓬頭來參加活動,大家準備做一鍋百合銀耳蓮子粥。

注重養生的楊美娟說:“處暑了,早晚是涼快的,但白天太陽一出來還是熱的受不了,空氣又幹燥。這個時候要特別注意多吃點‘潤燥’的食物。這個百合銀耳蓮子粥就是個好東西,我現在天天都要給家裡人做上一碗呢!”

說起處暑吃的養生食物,江南一帶的居民最推崇的就數菱角莖了。

處暑時節的菱角還沒有成熟,還是嫩頭,這個菱角的根莖卻是美味,不但能炒菜吃,焯過水的菱角莖當涼拌菜吃,也是十分美味。

“我們幾個阿姨沒什麼事,就去河塘裡採菱角莖,回來後大家圍著一堆水草開始擇菜。”寶祥苑居民毛雪燕說,菱角莖的葉子和細長的絮絮頭都是要摘掉的,留下嫩莖可以食用。

在處暑時節,爽口開胃的菱莖菜能清暑解熱,豐富的膳食纖維對老年人的身體也有很多益處。

秋將涼重養生,老蘇州享受舌尖上的“處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