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瀾讚不絕口的美食,可惜再也吃不到了

大家好,我是青蛙,一個專注美食文化的運營作者,作為在南方的北方人,如果我的文章得到您的認可,請點一下右上角的關注。如果有什麼好的建議請給我留言,我一定認真改進,您的關注是對我最大的鼓勵,謝謝。

有些店地圖尋不到,

但是我們抽抽鼻子,循著豆味 ,

閉著眼就能摸上門這家在犄角旮旯的豆腐花店。

每當沒吃完,心裡盤算著下次再來;

如約來了,它卻先走了,給你留下那句

“早知道,那個時候多吃兩碗了”。

蔡瀾讚不絕口的美食,可惜再也吃不到了

李康記的這碗豆腐花賣足七十年,小店子獨沽一味專賣豆腐花,最多副帶一兩樣同樣是豆製品的豆漿和豆腐,儘管很偏僻,但是來的人還是絡繹不絕。怪不得食評家蔡瀾對它讚不絕口。然而,今日傳出讓大半澳門人都震驚的訊息,李康記貼出告示。內容關於李康記由於人手和裝置問題,將於在今日停止營業。

蔡瀾讚不絕口的美食,可惜再也吃不到了

李康記豆腐花已有七十年曆史,現已傳至第三代。店子位於新馬路旁的新埗頭街內,如此橫街窄巷,又門面細細,每次去都是一頓好找,幸好門口還有一塊燈光招牌,才不至於錯過。李康記店內的裝潢幾乎一直沒變,綠色白色相間的地磚,湖水綠色的牆身。店店鋪很小,一邊已擺放了兩個巨型雪櫃,只能再放下五六張小桌。

蔡瀾讚不絕口的美食,可惜再也吃不到了

五十年代時爺爺李康以一門做豆腐的手藝謀生,又做起糧油生意養家活口,兼做豆腐和豆腐花等食品,頤德行就是糧油行的名字。隨著社會發展,結束了糧油生意,只剩下豆制食品如豆腐、豆漿、豆腐花等售賣。轉成豆製品的專賣店後,慢慢便沿用阿爺的名字李康記,以作區分。

一碗豆腐花賣足七十年,仍然客似雲來。除了堅持沿用自家配方,製作出獨特滋味,還有堅持選用靚料和每日人手新鮮製作,確保每碗豆腐花都滑不溜口,豆味濃而清香。

蔡瀾讚不絕口的美食,可惜再也吃不到了

選用加拿大的靚黃豆,每天傍晚六、七點便開始洗豆、浸豆;大豆浸發吸飽水大約需三至四小時,若是冬天則需起碼五至六小時。接下來就要磨豆,將豆子倒進電動石磨中,磨的時間越久,煮出來的豆漿就更幼滑。磨好的豆漿就要將豆渣過濾掉,再加熱煮滾,這時候如果要口感更滑就要再過濾一次,如此已經是可以出售的香滑豆漿。

蔡瀾讚不絕口的美食,可惜再也吃不到了

這花了十幾個小時製作的嫩滑豆腐花,在寸土寸金的澳門每碗只賣九元,不過背後的一片心意,乃是無價。

李康記在停業通告上提到豆腐花好吃的秘方是加入了人情味和街坊情。的確,開了七十載,爸爸帶兒子去吃,兒子再帶兒子去吃。李康記的豆腐花成為了大家兒時的味道,每一次吃,回憶又再湧現。

蔡瀾讚不絕口的美食,可惜再也吃不到了

然而今天,這道記憶中的李康記豆腐花,永遠只能存在於記憶裡了。奉勸大家,有些東西真的不能錯過,有時候一分別就是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