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廣東·鄉音|糯米籺香

每年的正窮節(農曆正月最後一天)、冬至和除夕,村裡人都會做糯米籺。灶膛裡的柴火噼啪作響,屋子裡的籺香沁人心脾,煮好的湯籺,一個個泛著油光,裡面的餡料似乎清晰可見……

醬紫FM出品

主播 |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鄭紫薇

“一個天井曬穀兩邊陰,我娘生女二樣心,打姐花環似紙薄,打妹花環打實心……”

那年冬至,天比較冷,祖母一邊做椰絲糯米籺,一邊教我唱我們粵西地區的山歌。午後的陽光純淨而溫暖,從舊瓦房的木窗探進來,落在祖母藏著笑意的皺紋上,落在大簸箕裡的糯米粉團和餡料上。那情景,我印象深刻。

今日廣東·鄉音|糯米籺香

資料圖/視覺中國

從我記事起,每年的正窮節(農曆正月最後一天)、冬至和除夕,村裡人都會做糯米籺,在敬拜土地神和祖先的供品中,少不了它。冬至和除夕,大家是按八比二的比例用糯米和大米打成粉做籺的。正窮節時則會加入田艾,俗稱田艾籺,寓意驅窮辟邪,祈求一年平安順遂。

我家通常是用炒椰絲、炒花生和蔥白作籺餡。冬至前兩天,母親會去菜園拔蔥,洗乾淨了用簸箕盛著,晾在柴垛上。我會跟著大哥去摘菠蘿葉,蒸籺時用來包著防止粘連。有人也會用菜葉,還有人用一種叫“白麵水雞”的葉子。

正式開始做籺時,母親炒籺餡,父親搓粉,一番鍋碗瓢盆齊上陣後,一大塊橢圓形的粉團便靜靜地躺在大簸箕裡了。粉團上蓋一條幹淨的溼毛巾,防止它風乾變硬,旁邊放著兩小盆香噴噴的餡料。這時候,便輪到祖母出場。她捏籺杯的本事可是村裡出了名的,別人都是一個一個地捏,她可以一次疊著捏三四個。不一會兒,小簸箕裡便整整齊齊地碼著一圈圈扁圓的籺了。

母親總是先煮一大鍋讓我們吃飽了,再繼續包剩下的。那是怎樣一個場景,竟讓我終生難忘——灶膛裡的柴火噼啪作響,弟弟妹妹守著灶臺,眼睛發亮,屋子裡飄著滲人心脾的籺香。煮好的湯籺,一個個泛著油光,裡面的餡料似乎清晰可見。我們管圓形的叫太陽,彎的叫月亮,很快“日月”便都在我們碗裡了。一口咬下去,濃郁的椰香夾著炒花生和蔥白的清香衝擊著味蕾,幸福感一下子就溢滿心房。我們幾個吃得心花怒放。

我最後一次吃父母做的煮湯籺,是1997年冬至前一天。那時我帶著兩個孩子住在鎮上,下午兩點左右,我的父親騎著腳踏車來了,車把掛著一個大湯盅,裡面裝著香氣撲鼻的煮湯籺。我問父親:“晚上我就回去了,您怎麼還跑來一趟?”父親說:“晚飯有雞有豬肉吃呢,到時你吃不了那麼多。況且你最喜歡吃煮湯籺,這剛做的,晚上吃籺皮都變硬了。趁熱吃吧。”說完父親就蹬車回去了,我看著他遠去的身影,眼眶一陣發熱。

再後來,祖母和母親仙去了,父親老了,煮湯籺的味道就離我越來越遠了。我也想在過節時做籺給孩子們吃,卻怎麼也煮不出母親做的那種味道。雖然現在想吃就可以買到,但我仍常常懷念那些日子:母親在灶邊蒸籺,奶奶哼著山歌看父親劈柴,我拿著椰絲生蔥籺去跟小姐妹換糖籺吃。(羊城晚報2021年11月14日A08版 責編:易芝娜)

編者按

本欄目歡迎投稿。稿件要求具有紀實性,以散文隨筆為主,緊扣嶺南文化。投稿請發至郵箱:hdjs@ycwb。com,並以“鄉音徵文”為郵件主題,個人資訊請提供電話、身份證號。

原標題:《今日廣東·鄉音|糯米籺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