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的歷史是否真的和電視劇一樣?為什麼漢族的歷史沒有一個單一?

漢族是我國乃至全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一個擁有從未中斷過的悠久歷史的民族:在中國大陸漢族佔總人口的92%;在臺灣漢族佔總人口的98%;在香港和澳門漢族分別佔總人口的95%和97%。除中國兩岸三地外漢族在東南亞、北美洲和西歐也有較多分佈,如今全世界的漢族人口已接近14億左右,佔全世界總人口的五分之一。其實漢族的族源血統並非單一。

中華民族的歷史其實從來不是單一民族的歷史,甚至作為主體民族的漢族本身就是多民族融合的產物。在金庸先生的小說《天龍八部》中的慕容復就是鮮卑慕容部建立的大燕國皇族後裔,然而慕容復這一輩人其實早已和中原漢人並無太大的差異。《天龍八部》儘管是一部武俠小說,不過鮮卑慕容部的漢化卻是真實的歷史。時至今日漢族人口中仍有一部分姓慕容、姓宇文的人祖上是可能有鮮卑血統的。

根據先秦文獻記載:漢族的遠古先民主要以中原地區為活動範圍,分佈於這一地區的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這兩個型別的新石器文化一般被視為是漢族遠古先民的文化遺存。距今大約4600年前黃帝部落聯合炎帝部落與蚩尤部落大戰與涿鹿,正是這一戰奠定了以炎黃部族為核心的華夏民族的形成。戰敗的蚩尤部落分化為兩部分:一部分向南遷徙成為今天苗族的祖先,另一部分在被華夏部落聯盟征服後日漸同化。

後來華夏部落又進一步吸收了以東夷為代表的周邊部落。華夏族在其形成過程中吸收了相當一部分來自於羌、夷、苗、黎等氏族部落集團。從公元前21世紀起中原地區先後出現夏、商、週三個王朝,事實上這三個王朝皆出自不同的氏族部落:夏王朝是大禹之後;商王朝的祖先出自東夷;周王朝自稱其先民為夏人的一支,雜居於戎狄之間,與羌人關係密切。

儘管夏、商、週三代都自認為黃帝后裔,實際上卻是來自不同部落集團的人。夏、商、週三代的演變就像是攤大餅一樣不斷吸收融合周邊的鬼方、東夷、淮夷、赤狄、白狄、鮮虞等諸多民族,就這樣華夏民族的活動區域由最初位於黃河中游的中原地區逐漸拓展到包括華北、東海、長江流域等地,然而廣大的南方地區此時依然處於華夏文明覆蓋範圍之外。

當時生活在今天江南、嶺南等地的是百越民族,而在今天的四川盆地則生活著古蜀人、古巴人等遠古民族,然而我們知道這些地區如今早已成為以漢族人口居多的地區。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各國在爭霸的同時也都不同程度開拓了華夏文明所覆蓋的版圖:秦霸西戎、滅巴蜀;趙滅中山、徵樓煩;楚伐三苗、平山越;燕伐東胡、徵朝鮮……這一系列軍事行動拓展了華夏文明的版圖。

在此之後隨著經濟和文化聯絡的日益密切使這些新開拓的地區日漸同化於中原的華夏文明。戰國七雄之間的合縱、連橫、爭戰、兼併形成了諸夏統一的趨勢,與此同時進至中原的戎、狄、夷、蠻也逐漸與華夏民族融化。在這一過程中華夏成為穩定的族體。這一族體分佈的區域已達東北遼河中下游、西北洮河流域、西南巴蜀黔中、東南湖湘吳越等廣大地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兼併東方六國,隨後秦王朝廢分封行郡縣,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實現了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修築了通達全國各地的馳道。秦朝把遼闊疆域內的不同族群聯結成為了統一的整體。多民族多文化的大一統帝國就此誕生。在這片遼闊的疆域之內原來的戎、狄、夷、蠻部族與中原華夏部族融合形成了嶄新的民族共同體。本來這一民族共同體應當稱為“秦族”、“秦人”。

事實上這種稱呼也確實是存在的:古代波斯帝國就稱中國為秦那斯坦(秦人生活的土地)。如今英文中的China就是由古波斯語中的Chin(秦那)音譯而來。然而秦王朝的國祚實在過於短促,而在秦朝之後的漢朝前後歷經四百餘年且國力強盛。漢朝之名逐漸被他族用作稱呼華夏民族之名:“漢人”的稱呼從這時起就誕生了,但那時的漢人仍主要分佈在中原地區和長江流域一帶。

當時在今天的嶺南地區生活的是古越民族。越族內部又分為于越、揚越、甌越、閩越、南越、駱越等不同支系。如今越族分支大多已融合在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而且絕大多數就是融合在了中華主體民族漢族的血脈基因之中。事實上廣東省的簡稱粵在古漢語中和越就是通用的,而今天的廣東顯然是以漢族人口居多的。這有兩方面的原因:一則因為中原人口的南遷;二則因為當地越族的漢化。

中華文明的程序存在一條從北方黃河流域向南方長江流域發展的脈絡:夏、商、周等幾個早期王朝的都城都位於黃河流域;相比之下江南地區直到秦始皇混一華夏之時還是山越民族聚居之地。整個秦漢時期江南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是極為緩慢的,直到三國時期東吳政權才對江南進行了第一次大規模開發,也就是從這時起奠定了日後江南地區的發展基礎。

在此之後五胡亂華、安史之亂、靖康之變三次大的變亂導致大量黃河流域計程車族百姓紛紛南遷。經過東晉、南朝的開發建設之後到隋朝統一南北時中國南方的人口和經濟水平已基本接近於北方。安史之亂以後中國的經濟文化重心已轉移到了南方。南宋以後中國已穩定地形成了南方經濟領先於北方的格局。到了明清時期朝廷的賦稅收入主要來自江南,而歷次科舉考試中榜者也以江南士人最多。

南遷的漢族百姓與長江及珠江流域的蠻、俚、僚等南方民族日漸融合,由此促成了江南、嶺南等地的漢化,如今這些地區的人口已基本以漢族為主。當南遷的漢人與南方民族日漸融合之時從北方入主中原的鮮卑等遊牧民族也在與漢族融合:拓跋鮮卑建立的北魏王朝在孝文帝時代進行了全面的漢化改革,在隋唐之後鮮卑民族幾乎是完全融入到了漢民族之中。

如今的漢人中仍有一部分沿用著慕容、宇文、獨孤等源自鮮卑民族的姓氏。事實上隋、唐兩代的皇室均有鮮卑血統:唐高祖李淵和隋煬帝楊廣的母親就是出自鮮卑獨孤氏的親姐妹,唐太宗李世民的母親出自鮮卑紇豆陵氏(後改漢姓竇氏),唐高宗李治的母親出自鮮卑長孫氏。民族融合在唐代再次迎來高峰:唐太宗李世民滅東突厥後儲存其部落風俗,此後大量突厥人開始自動內附。

突厥血統從此逐漸融合到中華民族大家庭的血脈之中。盛唐時期五品以上的突厥籍武官多達一百多人,幾乎佔到五品以上武官的一半。公元630年東北和西域各部族紛紛要求內屬大唐王朝,各族首領齊聚長安,共同尊奉唐太宗為天可汗。事實上在唐朝獲得重用的外族名臣不只有突厥人,還有鐵勒人契必何力、靺鞨人李多祚、高句麗人高仙芝、百濟人黑齒常之、突騎施人哥舒翰、契丹人李光弼等等。

唐代的長安城中匯聚著突厥人、波斯人、吐蕃人、粟特人、新羅人、日本人,甚至還有面板黝黑的崑崙奴。這些人中不乏在中國定居者,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也融入到漢族血脈中。五代十國時期後唐、後晉、後漢三代均為沙陀族人建立,然而沙陀族人也和鮮卑人一樣基本融入到了漢民族之中。宋朝在政治上與契丹人建立的遼國、女真人建立的金國對峙,然而在文化上契丹人、女真人都接納了一定的漢文明薰陶。

元朝建立後把治下人民劃分為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四等:居住於大漠南北的蒙古各部落(包括兀魯、忙兀、克烈、札剌亦兒、塔塔兒、斡亦剌等部族)稱為“蒙古人”;回回、畏兀兒、康裡、阿速、禿八、唐兀、哈刺魯、吐蕃等各族稱為“色目人”;原金朝統治下的漢、契丹、女真、渤海、高麗以及較早被征服的四川、雲南兩省人劃歸“漢人”;原居住於南宋境內的各民族人民稱為“南人”。

在這一劃分標準之下那些久居中原漢化已深的契丹人、女真人逐漸被視為漢人的一部分,而那些居住於原南宋境內的漢人卻被冠以”南人”的稱呼。由此可見這一時期“漢人”這個概念並不完全是指民族屬性上的漢族人,而是根據蒙古人征服各地區先後順序人為製造的身份認知。到了明代“南人”的稱謂被取消:元朝的南人與漢人在明朝一同被稱為“漢族”,從而形成了今天的漢族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