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要誅殺太監,曹操極力阻止:背後的漢朝階層固化,細思極恐

?溫乎曰:

漢、唐、明三朝的太監很厲害,很多人歸咎於皇帝昏庸,但黃仁宇說:“皇帝不過是個符號。”

只有權力格局塌陷,太監才有機會登臺表演。

一、

在《三國演義》中,有一個常常被人忽視的小細節,講的是袁紹、何進們謀殺太監的事。

話說,漢靈帝沒能熬過189年的5月,掛了。

他是被曹操欺負了一輩子的漢獻帝的爸爸,也是諸葛亮口中“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中的靈……反正沒什麼好名聲。

漢靈帝死後,把皇位傳給大兒子劉辯。

嗯,漢獻帝同志先靠邊站站,還沒輪到你上場。

他給兒子留下兩件法寶:大將軍何進和十常侍。何進身為皇后的哥哥、劉辯的舅舅,是外戚,而十常侍是太監。

百年來,皇帝、外戚、太監組成的鐵甲戰車,統治著帝國。

雖然馬車的兩個輪子也時常爭寵,想證明自己最給力。但輸了的輪子被換掉後,總會換上新的輪子,保證馬車能穩定向前衝。

現在,何進想徹底廢掉另一隻輪子。

得,雙輪馬車要改成獨輪車了,那還不得翻車啊?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何進同志的初中物理沒學好。

關鍵是,“三好學生”袁紹卻舉雙手贊成。

結果,何進沒殺掉太監,卻被太監騙進宮中砍頭了。

《三國演義》中說:

袁紹厲聲大叫:“閹官謀殺大臣,誅惡黨者前來助戰。”……。。。。袁術引兵突入宮廷,但見閹官,不論大小,盡皆殺之。

十常侍之首名叫張讓,臨死前說了一句話:“臣等殄滅,天下亂矣,惟陛下自愛。”

咋滴,殺了太監就天下大亂了?

你還別不信,

他們扮演的角色是“中間人”,一旦沒有中間人做緩衝,皇帝很快就被虎狼大臣撕的血肉模糊。

袁紹要誅殺太監,曹操極力阻止:背後的漢朝階層固化,細思極恐

二、

漢朝建國時,做中間人的是外戚和大臣。

當時的社會結構,是涇渭分明的皇族、外戚大臣、百姓。皇帝和分封的諸侯王是董事長和大股東,投票權起碼佔60%。

蕭何、張良、曹參們追隨劉邦打天下,成為帝國的中堅力量。他們對上向皇帝負責,對下管理百姓。

劉氏皇族坐在雙輪馬車上安享太平,嘚~駕!

可是後來,大臣們變心了。說好手拉手直到愛的終點站,他們卻偷偷在半路下了車。

俗話說,有便宜不佔是王八蛋。

大臣們手中掌握著巨大的權力,眼中看到的全是便宜。於是,在漢朝經常能看到類似的畫面:

這塊地不錯,便宜點賣給我吧。

哎哎哎,湖泊和山林也一起划進來啊。

老鄉們,給我種地不用交稅哦。

日子一天天過去,帝國境內大部分資源都被大臣們瓜分,土地、湖泊、山林、人口……全部成為他們的私有財產。

他們是大漢帝國的豪門。

於是,漢初的社會結構變了。大臣和百姓合二為一,直面皇位上孤零零的皇帝,唯一的中間人就是外戚。

這時候,有請王莽同志發言:

“我是豪門也是外戚,所以就當皇帝了唄。”

你看,沒有中間人的下場,就是下層對上層的絞殺。

東漢的皇帝很識時務,打算重新把戰車修一下,具體來說就是安裝一個新輪子。

新輪子是誰呢?太監。

於是,東漢的格局就成了皇族、外戚太監、豪門。

皇族是上層,外戚太監是中間人,豪門是底層。至於老百姓還算人嗎,老老實實的吃土去吧。

這時你就明白,為什麼袁紹支援殺太監了吧?

張口閉口都說“我乃四世三公之家”的袁紹,是屬於豪門的一員。只有外戚和太監殺的兩敗俱傷,帝國的馬車也就報廢了。

到時候,皇帝坐在車頂上哭都沒用。

社會資源、輿論渠道、甚至發動機生產商都是自己人,皇帝就算喊破嗓子都沒人來搭理。

張讓說:“我們很重要啊。”

袁紹說:“沒有你們,對我很重要。”

緊接著董卓進京、關東諸侯組建軍隊、三國大亂世就此開啟。

當初讀三國的時候,怎麼都想不通為什麼袁紹的智商如此低,現在看來,原來人家在下一盤大棋哦!

不明覺厲,怕了怕了。

袁紹要誅殺太監,曹操極力阻止:背後的漢朝階層固化,細思極恐

三、

數學中有一個概念:三角形最穩定。

這實在是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理論,你可以往生活中的各種事情中套,基本八九不離十。

比如有的姑娘去相親,會帶著閨蜜一起去,和對面的大豬蹄子聊不下去時,還可以和閨蜜轉移話題,活躍一下氣氛。

這時的閨蜜,就是中間人的角色。

比如有的領導找員工談話,如果話題比較敏感,就會叫辦公室、部門經理一類的人作陪。

作陪者就是中間人,還充當著火力支援的任務。

比如有的夫妻想離婚,在旁邊相勸的人往往會說出相似的理由:為了孩子,你們湊合著過吧。

這時的孩子,又成了夫妻婚姻的中間人。

中間人的作用就像一個緩衝帶,讓下邊的人不容易上去,也讓上邊的人不輕易滑落。

各種矛盾也能在緩衝帶上達成妥協,或握手言和,或暗中較量,都能把傷害降到最低。

它雖然看起來很多餘,但很有用。

袁紹要誅殺太監,曹操極力阻止:背後的漢朝階層固化,細思極恐

四、

中國歷史中,太監的職業生涯巔峰是漢、唐、明三個朝代。如果仔細扒一扒的話,他們只不過是在履行自己的責任。

漢朝的太監,前文已說過。

“安史之亂”後的唐朝格局是,長安的朝廷和遍地節度使相抗衡,而朝廷中只有皇帝和大臣。不論怎麼說,都不穩定嘛。

於是,皇帝把禁軍的軍權交給太監們。

後來,太監在皇宮北方有辦事機構,號稱“北衙”,宰相在皇宮南面辦公,號稱“南衙。”

如此一來,朝廷中皇帝、大臣、太監形成穩定的權力機構,帝國境內藩鎮、朝廷、太監又相互牽制,皇帝居中調停。

要不怎麼說唐朝的太監牛呢?

袁紹要誅殺太監,曹操極力阻止:背後的漢朝階層固化,細思極恐

明朝也類似。

“土木堡之變”後,朱棣同志苦心培養起來的武將勳貴,被一網打盡。雖然文官也犧牲了不少,但人家是野草,生生不息啊。

總不能讓皇帝和文官唱二人轉吧?

於是,太監趁機站出來,接過皇帝的橄欖枝。

宮中有一所專門培養太監的學校,從小就把智商高、相貌好的小太監選拔出來,教他們讀書寫文。

經過多年訓練,他們足以成為皇帝的合格秘書,優秀太監甚至可以潤色大學士的文章。

他們才不是影視劇中的無腦蠢貨呢。

每當奏章送入宮中,太監們先分析,然後用準確幹練的語言向皇帝描述,再送入內閣讓大學士寫下意見,最後在皇帝的同意下,太監們用御筆寫下:“知道了。”

這就是明朝的辦事流程。

皇帝、太監、大臣組成一個圓圈,既穩定又高效。很難想象,如果沒有太監做中間人的話,皇帝和大臣之間的雞飛狗跳。

不過,明朝恰恰有這樣的例子。

崇禎皇帝登基時只有17歲,一上臺就把“九千歲”魏忠賢幹趴下,然後廢除了太監的武功。

朝野皆大歡喜,終於“眾正盈朝”啦。

好嘛,年少氣盛的皇帝和大臣們正面槓了17年,終於把大明朝折騰垮了。

1644年,李自成兵臨北京城下。

有人卻說:“忠賢若在,事不至此。”

而崇禎皇帝也終於明白了事情的關鍵,派人厚葬魏忠賢,可又有什麼用呢?

5天后,他走向景山的歪脖子樹。

袁紹要誅殺太監,曹操極力阻止:背後的漢朝階層固化,細思極恐

五、

寫這篇文章,不是給太監翻案,只是想提供一個角度。

讀歷史,不能只讀表面的故事,還得思考故事背後的邏輯,才能用來解決身邊的麻煩。

這也是讀歷史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