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員的通病,總愛在一個問題上造假,別人看出來也不能說

《儒林外史》中,范進一出場便向周學道坦言:童生20歲應考,如今考過20餘次;童生冊上寫的是30歲,實年54歲。54歲減到30歲,連一個忠厚人都敢這麼做,可見虛報年齡在古代有多常見。

古代官員的通病,總愛在一個問題上造假,別人看出來也不能說

那麼,為什麼古代的官員喜歡在年齡上造假呢?

這種現象在漢朝之前不存在,典型的例子是甘羅十二歲官拜上卿,當時對官員的年齡幾乎沒有什麼限制。

漢朝實行察舉制,這是一種舉賢任能的推舉制度,這個制度有利於破格選拔人才,但弊端也很大,它讓官員們有機可乘,互相推舉親信,結黨營私,對皇權不利。

古代官員的通病,總愛在一個問題上造假,別人看出來也不能說

漢武帝時期,官官相護,包庇之風盛行,當官的全是官員子弟,官員隊伍趨於年輕化。漢順帝為了改變這種情況,規定:年齡不到四十,不得察舉。之所以以四十為標準,是因為孔子曾說,四十不惑。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把儒家的“四十強仕”思想落實為法定製度。

這可難不倒那些想當官又不到年齡的人,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既然對年齡有限制,那我修改年齡不就行了。這便是虛報年齡的開端。

古代官員的通病,總愛在一個問題上造假,別人看出來也不能說

到了唐朝,政府為早期教育設定了童子科,類似於今天的“奧數”。其實漢魏時期就有了這個傳統,當時的規定是12歲以下、至少能背誦一部儒家經典的早慧兒童,可以向中央推薦。面試合格的,就等於提前進入了仕途。這助長了年齡造假之風,《三國志》記載,司馬朗12歲時參加童子科考試,監視官看他長得身體粗壯,懷疑他年齡造假,於是嚴加追問,司馬朗氣憤地說,我身子長得壯是天生的,我雖幼稚,但不羨慕做官的人,折損年齡以求早成,我不是那種人!

古代官員的通病,總愛在一個問題上造假,別人看出來也不能說

司馬朗雖然沒造假,但造假的大有人在,考場上經常有大齡男子冒充孩童參加考試,即使被發現了,賄賂一下監視官也就通過了。

唐朝的童子科制度比漢魏時期的嚴格了許多,把年齡下調至十歲,又增加了許多規定。這個制度的受益者很多,比如裴耀卿,他八歲時,試《毛詩》、《論語》、《尚書》及第;還有王丘,別人誦經,唯獨他要求做文,於是聲名大振。

唐德宗時,童子科制度被廢止。之後停復無定,頗受爭議。

古代官員的通病,總愛在一個問題上造假,別人看出來也不能說

除了有利於入仕,虛報年齡還有其他目的。比如,考中科舉後,免不了會有人前來說親選婿,選婿當然是越年輕越好啦,為了傍上大款富婆,這些人把自己的年齡說得越小越好。如此一來,便發生了一個有趣的現象:科舉前,人們想盡辦法把年齡變大;科舉後,又偷偷將年齡減去很多。

如此,便形成了“西方以詢問女士芳齡為失禮,中國官場則以打探官員的真實年齡為禁忌”的現象。

古代官員的通病,總愛在一個問題上造假,別人看出來也不能說

之所以年齡造假如此猖狂,說到底,是因為造假的成本太低,大多數情況下根本發現不了,即使發現了,還可以靠賄賂,即使賄賂失敗,處罰也不重。難怪清代王士禎感嘆:“三十年來士大夫履歷,例減年歲,甚或減至十餘年,即同人宴會,亦無以真年告人者,可謂薄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