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些企業都有哪些問題!如何規避股權戰爭?這四個案例告訴你

在眾多公司中,股權糾紛可謂是非常常見的了,常常因為股權結構設定不合理,未能提前排除可預知風險而導致公司出現種種問題!

看這些企業都有哪些問題!如何規避股權戰爭?這四個案例告訴你

那麼股權遇到糾紛該怎麼辦呢?今年噹噹網、位元大陸等幾個公司,因為股權爭議及控制權的爭奪頻頻被推上熱搜,股權爭奪背後的原因是?

下面我們一起來說一下這幾個經典、熱門案例:

一、位元大陸

位元大陸是區塊鏈龍頭企業,上市前最後一輪融資估值達 144 億美元,但在股權架構上,兩位創始人鬧翻了船。

很多企業在早期設計的時候就埋藏有隱患,位元大陸採用的是“罕見的雙 CEO 聯席制度”。這種制度不但促成了公司業務的分裂,也給股東與外部利益者“影響公司決策”留有了機會。各種利益充分利用位元大陸的這種制度缺陷來彼此博弈,兩位創始人臺上爭鬥的背後,是整個市場和資本力量的博弈。

公司創始人詹克團和吳忌寒分別持有公司36%和20。25%的股權,在這樣的情況下,其實是沒有辦法由某一個創始人去單獨控制股東會的,他們是屬於聯席CEO制,兩個人都負責整個集團的戰略規劃和業務規劃。

看這些企業都有哪些問題!如何規避股權戰爭?這四個案例告訴你

也就是說,

股權層面沒有一個人可以單獨控制股東,同時在經營管理層面,兩人要共同參與公司的戰略規劃和業務的經營,包括公司日常治理方面,這是隱患。

當我們回顧位元大陸的前世今生,可以看出其股權結構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吳忌寒與詹克團本應該是天作之合。吳忌寒在商業上的表現可圈可點,是他讓位元大陸熬過了上一輪比特幣寒冬,成為全球領先礦機企業;詹克團的技術研發能力和執著精神,讓挖礦晶片技術領先。

在區塊鏈已成為我國核心技術突破口,虛擬貨幣挖礦已不再是淘汰了產業的外部環境一路向好風口,位元大陸內部卻發生控制權之爭,實在令人惋惜!

二、噹噹網

接下來看一看之前頻頻上熱搜的噹噹網。

2020年4月26日,李國慶帶人到噹噹網辦公區“拿”走了幾十枚公章、財務章。隨後,李國慶又公佈了一則人事調整公告,俞渝被安排負責噹噹公益基金。

李國慶和俞渝互相撕的原因其實很明確,那就是為了利益,為了股權。曾經的夫妻為何走到這個地步,我們不去探究,我們就當當網的事件來講講企業股權究竟應該如何分配,尤其是夫妻股權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噹噹網2016年開始私有化,其上市主體是開曼公司,私有化之後,其融資主體和控制平臺落回境內,因為已經私有化,所以無法從公開渠道查到現有的公司章程,我們只能透過工商登記尋找資訊。

看這些企業都有哪些問題!如何規避股權戰爭?這四個案例告訴你

工商登記顯示,在股權層面,其實俞渝佔有絕大多數,已經超過50%。同時她是執行董事,所以李國慶其實只是一個股東的角色。

俞渝和李國慶,他們在婚姻存續期間設立公司,股權應該是夫妻共同財產,應該要平分,但是股權平分只有在離婚分割財產的時候才能生效,在沒有離婚或者說離婚訴訟還沒有終結的情況下,其實各自持有

是按工商登記的股權比例為準去行使表決權。所以從工商登記來看,李國慶主張開股東大會,修改公司章程,可能合理性還存疑。

如何避免自己的企業出現股權問題,尤其是夫妻企業應該如何避免因為感情問題而影響公司,這些都是老闆應該思考的問題。

夫妻之間要做一些機制的安排,才能保障專案公司未來穩定走下去,不受夫妻雙方之間的感情因素影響。

三、真功夫

曾幾何時,餐飲品牌真功夫透過中式快餐標準化引領過一段飲食潮流。但是兩位股權比例相同的大佬之間展開的控制權之爭,卻拖累了真功夫的發展腳步!

看這些企業都有哪些問題!如何規避股權戰爭?這四個案例告訴你

真功夫的前身是潘宇海在東莞開的一家甜品店,而後蔡達標夫婦加入,把甜品店改為快餐店,其股份分別是潘宇海佔50%,蔡達標夫婦各佔25%,潘宇海占主導地位。

2006年9月,蔡達標、潘敏峰夫婦離婚,按照法院判決,潘敏峰的25%股權歸蔡達標所有。於是出現了蔡達標、潘宇海對真功夫股權各佔50%的局面。

2007年10月,今日資本和聯動投資兩家PE投資的進入,蔡達標、潘敏峰的股權比例都由50%攤薄到47%,在PE建議下,蔡達標開始著手“去家族化”改革,導致潘宇海被逐步邊緣化,兩大股東之間矛盾激化,在其後陷入長期的爭權中,最後這場浩浩蕩蕩的爭權事件以蔡達標的入獄落下了帷幕。

這個案例的要點是管理團隊之間的爭議,因為是親戚關係一起創業,所以他們的股權是完全均分的!這裡一定要注意幾點:

真功夫在成立之初,就應該要建立完善的股權制度,並且留有相對應的文字憑證。

其二:無論何時企業都要有一個核心股東,處於絕對控股地位。

其三:當股權出現雙方均衡局面時,出現競爭大於合作關係時,一切以公司的利益為出發,重新談判。

四、海底撈

1994年,在四川簡陽,四個年輕人開了一家只有四張桌子的小火鍋店,這就是海底撈的第一家店。海底撈是兩對男女朋友創業,最原始的股權結構是四個人都是百分之二十五,早期啟動資金是8000塊錢,張勇沒投錢。後來兩對男女朋友變成了夫妻,就是兩對夫妻各佔百分之五十。

隨著企業的發展,張勇的參與與貢獻越來越大,他認為另外三個股東已經跟不上企業發展的步伐,於是毫不留情地先後讓他們離開了海底撈,只保留股東的身份。張勇最先讓自己的太太離開,2004年又讓施永宏的太太也離開。

2007年,企業步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張勇決定讓施永宏也離開。施永宏夫妻把百分之十八的股權讓給張勇夫婦,所以張勇的股權變成了68%,對公司擁有絕對控股權。並對投票權做出調整,把百分之五十的股份都轉到一個持股平臺了,張勇夫婦的投票權佔了三分之二以上,合起來也就是百分之八十四。這樣的調整的動作其實挺大的。

2018年9月26日,海底撈在香港交易所主機板上市,發行價17。8港元。

2019年8月30日,海底撈市值近2000億港元,按持股比例計算,張勇家族、施永宏家族持有市值都超過百億。

看這些企業都有哪些問題!如何規避股權戰爭?這四個案例告訴你

海底撈的成功在於:首先在企業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及時調整了股權結構,確立了張勇作為創始團隊的絕對核心,然後主導資本市場運作、戰略和業務經營。

張勇除了在股權層面形成了絕對控制,同時也掌握了股東會的絕對控制權,並且還是董事會的執行董事。

海底撈的股權案例我們看到的是張勇的謀略和戰略佈局,更能體現人性光輝的是施永宏的格局及彼此成就的佳話。同時,在這個案例中,我們也認識到創業公司中,設計合理的股權架構對公司的重要意義。而確立一個實際意義上的老大和精神領袖,對一個創業公司的意義更加重要!

其實,為了保障創始人控制權利益,可以設定優先權、一票否決等機制。去平衡投資人利益和公司利益。另外,股權架構設計要簡單並且穩定。

股權結構不要複雜化,因為結構越複雜,運營管理的成本越高。

簡單總結一下,在股權設計之前,需要明確幾個原則:

第一、股權架構設計是為商業目的服務;

第二、讓渡股權,進行股權稀釋,要清楚相應的規則。

第三、要涉及相應的進入退出機制,權責條款,合的輕鬆,分的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