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長有沒有走入性教育誤區

關於性教育的話題,我國家長由於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談‘性’色變”,隱晦、迴避或者“矇騙”孩子的現象比較常見,覺得羞於啟齒,一旦遇到孩子疑問時,很多父母就無從下手。來自華德福的《看家長有沒有走入性教育誤區》一文,給我們展現了獨特的教育理念,特別是在青春期以前,如何對孩子進行性教育的建議,學後受益匪淺。

看家長有沒有走入性教育誤區

​文章認為,青春期開始以前的性教育,跟“性”器官沒有多大關係,最重要的是性的定位和性的內涵。沒有性器官參與的“性”關係,是人類最重要的關係,是由“性”產生感情、愛、溫暖、安全感、歸屬感等性關係。孩子有了這個層面的“性”關係後,到了性器官和生理成熟時,性慾、性渴望、性滿足和繁殖後代等的性問題就比較容易處理。所以,對兒童進行性教育不可忽視,也不能走入誤區。 如何對青春期以前的孩子進行性的教育,我們認為以下幾個問題應予重視。

看家長有沒有走入性教育誤區

​第一、家長必須改變“性”觀念,提高“性教育”的認識,我們許多家長受到傳統理念的影響,關於“性”的問題非常忌諱,好像是見不得人的事,即使自己閱讀一些相關的資料,都是偷偷摸摸的,深怕被人發現。因此,對孩子更是避諱不及,常常用“難為情”、“小流氓”之類的話,去阻礙小孩子對“性”的探究,使得孩子從小就對“性”產生神秘感,這是非常有害的,結果你越神秘孩子就越好奇。現代教育發現,對孩子的“性教育”越早越好,越坦然越好,越簡單、直接越好,無需迴避,當孩子瞭解了男人和女人是不同的,就不再糾結了。第二、父母必須認同、理解、辨識兒童的“性”行為,幫助孩子瞭解性別區分、知道男女有別;幫助孩子進行性別認同,讓孩子接受自己是“女孩”或“男孩”,並做與性別相吻合事情,如果父親及時介入孩子更能確認、接納自己的性別和特徵;理解並幫助孩子的“性”愛表達,兒童的“性愛”行為,與性器官幾乎沒有關係,他們僅僅以這樣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感情、表達自己的愛,也是為了獲得溫暖和安全感,有時也是為獲得自己的歸屬感,絕不是成年人想象的“性行為”,故而根本不需要擔憂或橫加阻撓。第三、兒童時期的“性教育”、“性關係”的處理體驗,也是為青春期或成年後的性知識、性倫理教育做好準備和鋪墊,到了性器官和生理成熟時,孩子對性慾、性渴望、性滿足以及繁殖後代等的性問題就比較容易處理。

看家長有沒有走入性教育誤區

​因此,解決好“性”問題,關鍵在於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做得早、做得好,也許真的可以一勞永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