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尊重生命的差異

教育,就是尊重生命的差異

​所謂良藥,本質是療效遠遠大於副作用,讓病人充滿希望,而不在包裝的精美 。

所謂良師,一言一行都應該帶著光亮而來,讓學生看到光明,而不是表演的優異。

教育,就是尊重生命的差異

​從某種哲學意義上說,教育就是感化和同化:感化需要用情,同化需要時間、策略和步驟,更需要尊重、期待、共情、種莊稼。

1。尊重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前提,沒有尊重就沒有教育的成功,沒有尊重就沒有成功的教育。“尊重”,其實是著眼於培養內驅力,因為尊重能夠喚起一個人內心的動力。

2。期待這是一種胸懷、一種寬容,教育者的期待是學生進步的動力,期待可以使受教育者的內心活動達到感化和同化。

3。共情這裡,通俗點的說法就是人們經常說的“換位思考”。與學生談話要從“共情”入手,經常站在學生的角度,站在家長的角度考慮問題,在情感溝通的情況下進行引導、啟發和幫助,這樣才容易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4。種莊稼教育是一門“慢”的藝術,葉聖陶先生說:“教育是農業而不是工業。”工業可以是快節奏、大容量、流水線、批次生產的,而農業是有季節、有時令的,需要播種、施肥、除草、噴藥,是一個相對慢的過程,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因此,教育不能簡單化。基礎教育是非終結性的教育,受教育者本身就隱藏了極大的變數,可塑性極強。在這個複雜而又充滿靈動空間的教育過程中,需要教育者用愛心感染、用慧心引導、用細心發現、用誠心欣賞、用耐心期待。

教育,就是尊重生命的差異

教育者、班主任,應該時時關注生命、尊重生命、欣賞生命、成全生命,這是一個優秀班主任必備和必需的修養,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至高無上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