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了一整個六月,馬斯克還是沒趕上王傳福

努力了一整個六月,馬斯克還是沒趕上王傳福

整個6月,特斯拉上海工廠全力運轉,二季度甚至創下了25。8萬輛的生產最高紀錄,也沒能讓馬斯克趕上王傳福。

9年前,王傳福曾揚言:家庭消費一旦啟動,

比亞迪分分鐘能造出特斯拉。

馬斯克則迴應:

王傳福不是我的對手,比亞迪只是電池造的不錯

彼時,帶著“廉價”、“山寨”標籤的比亞迪入不了“高科技”、“高階”的特斯拉的眼。王傳福的豪言壯志,在消費者眼裡也無異於痴人說夢。

誰能想到,到了2022年,特斯拉為了上半年的交付量拼盡了了全力,卻依然輸給了比亞迪。

在復產後,特斯拉上海工廠全力運轉,與加州的弗裡蒙特工廠、奧斯汀的得克薩斯工廠、格倫海德的柏林工廠一同,創下了25。8萬輛的季度生產最高紀錄。

此外,在第二季度原計劃之外的第5艘上海出發的運輸船,也並未像往常一樣將新車運抵歐洲後再透過支線交付至各個國家,而是直接開到了使用者“家門口”。西班牙特斯拉官方俱樂部主席Aland Bru表示,這是特斯拉第一次在西班牙港口交付車輛。

6月,特斯拉工廠的軲轆都轉冒煙了,卻還是沒趕上開了掛似得比亞迪。而2022年上半年,特斯拉全球生產了56。3萬輛汽車。這也意味著:歷時四年,比亞迪重新超越特斯拉。

而更重要的是,比亞迪用半年時間就賣出了比去年全年還多的新能源車,以64萬輛的成績超過了特斯拉的56萬輛。

雖然在交付量之外,特斯拉有著遙遙領先的市值,但兩者的差距,無疑在迅速縮小,“迪王”,勢不可擋。

馬斯克被王傳福上了一課

此前,馬斯克對比亞迪的態度毫不避諱,“比亞迪的產品不夠好、技術落後”,馬斯克在採訪中如是說。

而在剛剛過去的上半年,比亞迪銷量時隔多年再次超越特斯拉,王傳福用成績給馬斯克上了一課。

馬斯克為什麼看不上王傳福?

正如馬斯克所說,當時的比亞迪只是一個造電池的。在造車之前,比亞迪的主營業務是手機電池生產商,且已經穩居國內第一、全球第二的位置。

而造車,也只是王傳福一聲令下,彼時的比亞迪並無任何造車經驗。但在19年前,國內的汽車行業不算髮達,生產的供應鏈不夠完善,比亞迪收購的秦川汽車在技術上的積累接近於零,意味著王傳福一切都要從零開始,建立模具部門、發動機部門、底盤部門等等。而比亞迪的手法確實相當簡單粗暴——拆車、模仿。

比亞迪的第一款車,就是在拆解豐田汽車後,以其為模板組裝的車型,因此比亞迪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被扣上了 “ 仿造車 ” 和 “ 低端車 ” 的帽子。

因此比亞迪推出的第一款車表現並不算好,用王傳福的話說:“ 很爛,直接被砍掉了 ”,幫助其真正打響名號的車型是 F3,因超高性價比,這款車的銷量達到 10 萬輛。

實際上,在設計和技術上模仿其他品牌車型是很多車企早期的慣用做法,但顯然,在馬斯克看來,沒有核心技術作支撐,比亞迪的產品始終不夠優秀。

想必馬斯克也沒能想到,特斯拉保持了超三年的全球銷冠位置,會被曾經看不上的比亞迪搶走。

在剛剛過去的上半年,比亞迪累計銷量達到64萬輛,特斯拉第二季度交付量卻出現了兩年以來的首次環比下滑,較一季度下降18。8% 至25。5萬輛,上半年累計交付56。4萬輛,與比亞迪相比,少了8萬輛。

萬億“迪王”如何守擂?

其實,在銷量登頂,市值過萬億之後,比亞迪的軟肋也相當明顯。

銷量稱王之後,比亞迪卻不如特斯拉賺錢。特斯拉的市值和盈利表現,在營收、利潤等關鍵財務指標上,仍然是比亞迪的數倍。

要知道,因本身定位不同,比亞迪與特斯拉並未構成直接的競爭關係,前者的熱賣並非是因為搶佔了後者的市場,長期紮根下沉市場,區別於特斯拉的差異化定位給了比亞迪更大的發揮空間。

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淨利潤達到 33 億美元(約合 221 億元),比亞迪的淨利潤則僅為 8 億元,二者相差超 27 倍。

更具體來看,財報顯示,特斯拉汽車業務毛利率高達 32。9%,比亞迪毛利率則為 12。4%,特斯拉單車淨利潤 1。07 萬美元(約合 7。17 萬元),而根據上海證券、華西證券的估算,比亞迪單車淨利潤僅為 2400 元,而中信證券單車估算淨利潤更低,為1356元。

但在攀登頂峰之後,萬億“迪王”要如何守擂?

要知道,在自動駕駛領域,即便馬斯克遇到了很多挑戰,但特斯拉在這方面的技術水平仍然處於行業領先的地位。

並且,在電動化上半場,比亞迪在日系、德系、美系“三座大山”的手中搶下國內部分新能源的市場份額。但在車輛智慧化表現上,比亞迪和特斯拉、蔚小理等新勢力仍存在一定差距。

“在電動化上半場之後,下半場的競爭在於智慧化。”王傳福同樣意識到車輛智慧化重要性,加速在車輛智慧化賽道的佈局。

而隨著更多中國品牌在混動領域投入產品,比亞迪也面臨著新的競爭,騰勢與尚未釋出的高階品牌,也需要扛起比亞迪向上的旗幟。

但無論如何,如今的比亞迪,再也不是當年那個被馬斯克“瞧不上”的小品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