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起投訴,三成和新能源汽車有關,誰慣壞了電車廠商?

本欄目由都市快報與杭州市12345聯合推出

這幾年,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造車新勢力接連不斷,身邊買新能源車的朋友越來越多。急速擴大的電車市場,也湧現出不少新問題。

100多起投訴,三成和新能源汽車有關,誰慣壞了電車廠商?

節後上班不久,都市快報快車評即聯合杭州市12345推出“3。15汽車消費主題報道”,聯動政府主管部門幫廣大車主維權。近一個月來,我們一共接到了100多起汽車投訴,沒想到其中超過30%的投訴都集中在新能源汽車身上。而且大家反映的問題都比較集中,其中比較突出的問題主要包括強賣車險、強行代辦上牌、延遲交付、續航縮水等,讓人不禁想問,到底是誰慣壞了這些電車廠商?

買了車,還必須在4S店買高價車險?

很多購車者在按揭購車時,都遇到過車商搭售車險的情況,然而杭州的朱先生最近卻遇到了一件讓他鬱悶的事:自己沒有按揭,經銷商也要求必須在店裡買車險。

2月25日,朱先生去富陽的杭州保迪4S店提新車,他買的是一輛比亞迪宋 PLUS DM-i。據他說,提車現場,他就發現駕駛室車窗玻璃升降有異響,後來經過維修技師現場處理解決了,他也就忍了,但沒想到,銷售顧問卻告訴他,還要在店裡買車險,以及委託該店代辦上牌服務。

“車險報價7200多,我透過朋友問了其他兩家保險公司詢價,分別報價5000元和5700元,都比4S店便宜很多,所以我就提出交涉,交涉了半天,他們才給我降到6700元,還是比外面貴至少1000塊。”

“代辦車牌也是霸王規定!”朱先生說,自己本來不需要4S店代辦上牌,但4S店說一定要代辦,所以又交了500塊代辦上牌費。“然而,他們收了我的服務費,卻不主動幫我預約上牌服務,中間溝通了好幾次,又說是要用我的手機才能操作,最後我只好在兩天後又專程從杭州趕到富陽找他們給我預約。”

說起這家經銷商,朱先生還提到了誠信:“我這臺車也是等了9個月才提到,按照比亞迪廠家的規定,對延遲提車的客戶有一定的燃油補償政策,提車當天這家4S店隻字未提,直到我詢問,他們才說有,算了下,說有700塊錢可以補償給我,如果不是我主動討要,這700塊補貼是不是就被他們私吞了?”

延遲交付,有人等了9個月還沒提到車

過去的一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突飛猛進,但與此同時,無法按時交車的投訴也同步增多。近一個月來,快車評和杭州市12345接到的汽車維權投訴中,涉及到延遲交付的投訴超過20起。其中,有些消費者已經訂車9個月,至今還沒看到車。

杭州的沈女士去年4月在比亞迪杭州卓御4S店訂了一輛比亞迪秦 DM-i,當時4S店口頭約定4個月左右提車,到了去年8月份,4S店告訴她交車已經安排到了去3月份訂車的客戶了,“給我的感覺是很快就可以輪到我了,但到了去年11月份才又聯絡我,說有一臺車,讓我去提,我去看了,內飾很髒,不滿意,就沒有提,然後就一直等到現在,直到前幾天,4S店才聯絡我說,讓我再等一個月。買個車都快等一年了,實在是沒想到。”

100多起投訴,三成和新能源汽車有關,誰慣壞了電車廠商?

(資料圖片)

相比沈女士,朱先生還算是幸運的,他也是去年4月訂的比亞迪宋 PLUS DM-i,當時口頭約定4個月後提車,一直到今年2月25日才提到新車,算下來前後等了9個月才拿到車。

等車等得心焦的還有杭州的樓先生,去年11月9日他在廣汽埃安杭州石祥路眾新體檢中心訂購了一輛廣汽埃安電動車,付了5000元定金,4S店承諾在1月31日前提車,但直到現在都說沒有車,他要求退還定金,卻一直被4S店各種拖延。

幾位準車主都提到一個共同現象,4S店在提供的訂車格式合同上,對於交車時間都是模糊的,一般寫的是“車到提車”,只有口頭預估的交車時間,沒有延遲交付新車的違約責任條款,所以即便想維權,也沒有相應合同條款可以約束商家。

續航縮水,宣傳資料與實際表現差太遠

很多消費者購買電動車時都會有“里程焦慮”,所以買車時都會在意車輛的續航表現,但廠家宣傳的續航表現卻讓車主們有種被忽悠的感覺。

程先生去年10月在臨安買了一輛大眾ID。4X 電動車,這款車宣傳擁有最大續航里程555公里,但買車後程先生髮現,基本上只能開260公里左右。“我也知道電動車的官方續航里程會縮水,但是沒想到這款車縮水這麼多,買車時銷售顧問也從來沒有提起過,冬天會差這麼多。”

100多起投訴,三成和新能源汽車有關,誰慣壞了電車廠商?

他打了上汽大眾官方400電話反映了四次,希望給個說法,但至今沒有一次得到回覆,“這個態度太讓人失望了。”

其次,他還提到,這輛電動車的車機系統經常會報故障碼,去服務站刷機了一次,好了沒幾天,後來還是時不時會跳出來,至今沒有解決。

同樣因為續航里程導致投訴的還有威馬汽車。從去年底至今,很多威馬EX 5車主發現,自己的車經過威馬4S店維護或者OTA升級BMS程式之後,原來可以正常行駛350km,相同駕駛場景下續航縮水至260km,也即業內俗稱的“鎖電”。車主們經過分析後認為,是威馬為掩蓋威馬汽車電池連續自燃的安全缺陷,以吸引使用者上門“保養”的辦法,暗地裡對使用者的車輛電池進行了“閹割”鎖電,使得大批使用者的車輛實際續航嚴重縮水,續航虛標成分達70%。

威馬車主們認為,威馬此舉不僅侵犯了他們的知情權,也影響了大家的用車體驗。而交涉至今,廠家至今沒有作出迴應,引發車主眾怒,173名威馬車主不得不聯名向威馬汽車廠家傳送律師函維權。

目前,威馬車主維權代表 @米周不姓米 (新浪微博名)已代表威馬車主發起集體投訴,要求威馬主動負起安全責任,彌補重大安全缺陷,賠償使用者損失,積極迴應使用者合法訴求。據該車主的微博顯示,威馬汽車目前沒有給出解決方案,但他卻收到了匿名威脅。

100多起投訴,三成和新能源汽車有關,誰慣壞了電車廠商?

新能源汽車維權持續進行中

據全國乘聯會的統計資料,2021年我國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到298。9萬輛,同比增長169。1%。強勁的增長說明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正在快速擴大,也說明人們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越來越高,但這並非相關汽車廠商們漠視消費者權益的藉口。

在中消協公佈的《2021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統計中,中消協專門指出,新能源汽車相關投訴有逐年增多趨勢,2021年圍繞新能源汽車的投訴主要集中在幾個方面:

新能源汽車安全問題、充電故障等電池質量問題、續航里程縮水問題、不兌現承諾問題、價格變動爭議、隨意修改網上宣傳資料和說明、配套的售後服務體系不能滿足高速增長的新能源汽車需要、汽車資料儲存、提供問題等

最近一個月的讀者投訴也再次提醒人們,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投訴有明顯增多的趨勢。這一現象值得警醒。尤其是有預測稱,2022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年銷量有望達到550萬輛,希望各大汽車廠商在搶佔市場的同時,也能重視自己的產品質量和服務,無視消費者利益的做法,無異於竭澤而漁,長遠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