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沒有意義:和福特分手4個月,全球第三車企為啥崩了

市值沒有意義:和福特分手4個月,全球第三車企為啥崩了

看完昨天的3。15晚會,一條校園抽獎的內容似乎讓我們提前幾十年看到了未來的A股潛力,只是不清楚他們會不會成為汽車股的中流砥柱。今年,沒有汽車品牌上榜,沒有汽車品牌因此股價下跌,是個好事兒。

中國市場上雖然沒有汽車品牌出事兒,但海外市場上,被稱為特斯拉殺手的Rivian最近著實有些“不好過”。去年11月初,Rivian納斯達克上市,融資達到120億美元是美國史上最大IPO之一。隨後,Rivian成為了美國市值第二高車企,僅次於特斯拉;全球車企市值排名第三,僅次於特斯拉和豐田汽車。

經歷了去年的高光時刻之後,從今年初到現在,這家電動車初創企業就一直沒有放出利好訊息。壞訊息一個接一個的Rivian,正在困境求生。

Rivian少了福特之後,正面臨困境

市值沒有意義:和福特分手4個月,全球第三車企為啥崩了

為什麼說Rivian是特斯拉殺手。在特斯拉從2019年就開始對自家旗下皮卡產品Cybertruck宣傳並接受訂單,最後累計訂單超120萬輛,價值超過800億美元之後仍然沒有一臺車交付。

而2021年上半年,美國市場本土銷量前三無一例外的全是皮卡車型。由此可見皮卡車型在美國到底有多受歡迎,在特斯拉麵臨造不出來電動皮卡之後,Rivian進入了資本市場的“招攬”範圍,這也是Rivian在沒有售出一臺車的情況下,能密集融資並創下去年規模最大IPO記錄的原因。

以上是這家電動車初創企業的高光時刻和原因,這家電動車初創企業高光時刻應該停止於去年11月,市值超過大眾、福特。確切的說,這家企業的高光時刻只維持了幾個交易日;在福特去年11月底傳出放棄聯合開發林肯新車之後,意味著福特除了持有Rivian約12%的股份之外,不會與其共享研發技術、供應鏈體系。

之後一系列有關於這家企業的資訊是這樣的:

Rivian的R1S交付時間從今年1月推出到5月至7月;Q3交付了11輛車,淨虧損12。3億美元,年度生產目標難實現;Rivian股價下滑15%,供應鏈問題影響生產;調整車輛售價,純電皮卡R1T上漲17%,純電SUV上漲20%;調整車輛售價之後,此前訂購的買家取消了訂單;Q4淨虧損25億美元,盤後下跌13%,每股35。86美元。

挖掘一下深層原因,Rivian目前只有一家在伊利諾斯州的工廠,去年底訂單量7。1萬輛、實際生產只有1050臺,產能是Rivian面臨的第一個困境。第二個困境是Rivian多次提到的供應鏈問題,可能是三星電池供應的原因亦或是鋰電池售價的原因,Rivian在今年開始引入了磷酸鐵鋰電池。

產能規模+供應鏈導致產量受阻,Rivian如果不漲價,那2022年的全年毛利率可能是負數。轉嫁成本給使用者,來實現正的毛利率,所以企圖透過漲價把這一部分成本讓使用者承擔。所以R1T漲了17%、R1S漲了20%。訂單量多產能不夠用供應鏈還受到影響,Rivian提出的漲價看似合理,畢竟特斯拉也這麼做的而且價格頻繁波動。

但這事兒特斯拉這麼做了依舊有人買賬,股價依舊高漲,反觀Rivian這麼做,是使用者取消訂單+Rivian撤銷漲價計劃+股價下跌。

Rivian現狀:幾個方向需要改進

市值沒有意義:和福特分手4個月,全球第三車企為啥崩了

我們可以追溯一下漲價之後的反映,損害了品牌初期的價值,也放大了Rivian這家公司的無奈。Rivian的重點目前沒有放在如何實現規模化量產和交出銷量成績,而更注意的是急於讓車型毛利率為正數。

Rivian的問題出在哪裡?最大的問題,沒有解決好規模化量產和大批次交付,Rivian這幾步走的有些著急。想盡早實現旗下兩款產品的盈利,但別忘了,即便是特斯拉Model 3也沒能在短期之內實現毛利率正數。2019年三季度到2020年一季度,才是特斯拉首次實現連續三個季度的盈利,這也正好發生在Model 3大規模交付之後。再看2020年的蔚來、小鵬和理想,毛利率轉正也是大規模交付之後。

Rivian能不能達到特斯拉的規模?規模=產能規模+銷量規模,特斯拉2021年全年產能超過93萬輛,全年銷量逼近100萬輛。大規模產能是特斯拉在海外建設工廠之後實現的,另外成熟的供應鏈體系是支撐產能的另一個重要因素,以上兩項Rivian都還達不到。Rivian短期內達不到大規模量產的可能,即便產量能夠匹敵特斯拉,它仍需要兩款能在全球市場走量的車型。

Rivian最先應該改變的是什麼?目前關於這家初創公司最好的訊息,是旗下R1T、R1S預購訂單已經達到8。3萬輛(撤銷漲價之後),還有亞馬遜的10萬輛EDV。制約這批訂單生產困難的原因不是工廠產能,而是供應鏈體系的影響。Rivian將首次考慮磷酸鐵鋰電池的應用,這此調整顯然和供應鏈有關。

之後Rivian也正在面臨著市場方面的壓力,先發制人的推出並生產電動皮卡是它的優勢,也是能獲得密集IPO的關鍵因素。但現在Rivian所在的美國市場,它的競爭對手包含了老牌企業福特的電動皮卡F-150、悍馬EV,特斯拉Cybertruck也正走向一輪輪測試。

市值沒有意義:和福特分手4個月,全球第三車企為啥崩了

我們必須知曉Rivian的規劃產能,從始至終都只是一個數字,最終能落地多少仍然充滿這很大的變數。與之前特斯拉在海外設立工廠讓Model 3達到高產銷往全球不同,現在的Rivian還要面臨晶片荒、不夠成熟的供應量體系、電池價格的上漲,只能說它的產能爬坡比同時期的特斯拉要困難許多。

眼下,新造車企業該視什麼為重點?

市值沒有意義:和福特分手4個月,全球第三車企為啥崩了

中國市場與美國市場不同,新能源車型和品牌多點爆發式的增長,房地產的恆大、手機制造業的小米等,這些新造車企業近幾年都瞄準了電動車這一市場。上文也說了,現在造車的困境包括了晶片、電池價格和產能問題,不僅僅是身在美國的Rivian所需要面對的。

只是,相比於電動車製造企業起步早的特斯拉,起步較早的蔚來、理想、小鵬和有傳統造車基盤的比亞迪、大眾等傳統車企而言,新造車企業在零基礎或基礎較弱(供應鏈體系、製造能力)的前提下進場造車如今面臨的困難會更多。

對於新創企業來說,除非你有小米和恆大充沛的資金儲備,否則籌錢是最開始的必經之路。拿蔚來舉例,2016年到2018年第二季度,總共花了126。4億元,新造車本身就是個燒錢的事兒。把錢用在什麼地方?自研技術(供應鏈)+產能,這麼做的有兩個品牌,特斯拉和比亞迪。

可以說這兩個是典型的發展模板,一個是新企業一個是燃油車轉型企業,兩者的銷量成績我就不在舉例。主要說模式,特斯拉為什麼能以低成本佔據售價優勢,大規模量產均攤成本是重要因素;比亞迪自研能力包括佈局上下游產品,晶片、電池、電池原材料以及純電和插混技術。

現在越來越多下場做車的跨界企業,有什麼意義麼?明確一點,我們要迎來的是電動化、智慧化的用車場景,但電動車仍然也是零部件繁多、工藝複雜的產品。

想跨界造車,意味著他們需要滿足自己擁有核心技術能力、擁有足夠強大財務能力,例如華為、小米、索尼,他們在各自領域都有先進的技術,這是其他汽車品牌或新創品牌無法替代的。而且敢於跨界造車的企業,也都在各自領域得到了不錯的發展並且擁有強大的財務實力,畢竟造車很燒錢。擁有自研技術、擁有強大的財務能力,差的只是成熟的工業製造(代工)能力。

事實證明,有錢花不出去也沒用;也證明,現在想複製特斯拉、蔚來、小鵬那套模式,很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