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不談理想,只談活路

理想不談理想,只談活路

文/路世明

編輯/大風

在造車三兄弟上市之後,理想成了唯一一家汽車自燃的公司。

3月初,一輛理想ONE新能源汽車在停車場發生起火自燃。從圖片來看,這輛理想ONE起火的位置位於前機艙內部,燃燒的勢頭非常迅猛,而且還伴著濃煙。由於火勢太急,整車很快被燒成空殼、骨架。

即便是過了3·15,理想目前為止仍然沒有公佈自燃結果。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是今年網傳的第二次理想汽車起火事件。

理想不談理想,只談活路

在所有新能源新勢力車企中,理想汽車可以說是獨一份的存在,僅憑一款車型就能在行業中混得風生水起。尤其近一兩年,在資料層面收穫不錯,無論是銷量排名還是財報,都是可圈可點的。但名聲在外的理想,並不像表面看起來那麼光鮮。

由於產品質量問題頻發,理想在蔚來、小鵬等一眾新勢力中,產品競爭力明顯下滑。

僅有的一款產品質量問題不斷,不但讓消費者望而卻步,也引發了連鎖反應。比如資本層面,股價下跌嚴重、股東撤資離場;再比如人才方面,技術大牛出走;還有合作商、技術研發等問題,這一系列麻煩讓理想的目標從“成為蘋果”變成了如何活下去。

高歌猛進,贏了資料

對於造車新勢力來說,每月的銷量排行榜,可以說是極為關鍵的一個數據。

而截至3月2號,多家造車新勢力均已公佈了2月份交付資料。從已公佈的資料來看,理想汽車交付量最高,以8414輛的交付成績,奪得了2月份新勢力銷冠,同比增長達265。8%。

但“喜訊”不止於此,近日理想還率先發布了2021年Q4及全年財報。

財報顯示,去年理想汽車營收270。1億元,同比增加185。6%。其中,四季度收入總額106。2億元,同比增加156。1%,環比增加36。6%,四季度營收佔全年營收近四成,也是理想汽車首次季度營收破百億。

自理想汽車成立以來,這是第一次在經營層面實現季度盈利,第二次在公司層面實現季度盈利。

理想不談理想,只談活路

【資料來源:雪球】

單季度營收的高漲離不開汽車業務的支撐,理想汽車車輛銷售收入261。3億元,同比增加181。5%;其中,四季度理想汽車車輛銷售收入為103。8億元,同比增加155。7%。此外,2021款的理想ONE在硬體配置升級的同時,價格上也漲了1萬元,這讓理想汽車毛利率也得到了明顯提升。相比2020年16。4%的毛利率,去年理想汽車的車輛毛利率為20。6%。

毛利率不斷提升疊加銷量攀升,讓理想實現了首次季度盈利。但事實上,除毛利率及銷量之外,2021年理想財報之所以“漂亮”還有其他原因。

理想主要業務是造車、賣車,但也有不少次要業務,比如售賣新能源積分,以及充電樁、PLUS會員等增值服務。充電樁及PLUS會員等業務的收入完全可以忽略不計,但需要注意的是,賣新能源汽車積分,幾乎沒有成本。

2021年9月,理想把手裡積累的超過7萬個新能源積分全賣了,這些積分對應的是2020年生產的所有汽車,這筆交易給理想帶來了2億元的營收,而且基本都轉化成了利潤。

光鮮的銷量排名和財務資料之後,其他資料理想也沒落下。根據其官方資料,理想整個2021年都處於快速擴張時期。

在員工數量上,從2020年年底的4181人飛躍至11901人,成功躋身員工過萬企業。在門店數量上,也從2020年底的52家爆發式擴張至206家,直接覆蓋了全國102個城市。

可以說,理想在多個方面的資料上,都是“贏家”。不過可以肯定的一點是,目前的理想仍然沒有實現全面盈利。而且表面的光鮮,並不能掩蓋背後一大堆的糟心事。

麻煩不斷,輸了資本

漂亮的資料並不代表一帆風順,相反,理想汽車今年的開局並不順利,負面訊息接二連三地被推上熱搜。

2月11日,一名理想ONE車主挑戰湖南一處網紅坡道“成佛坡”,結果不僅登頂失敗,還導致車輛的後橋差速器損壞。

儘管理想汽車後續派出車輛二次挑戰“成佛坡”且成功透過,並且表示會最佳化差速器保護邏輯,成功化解了此次危機公關,但傷好留疤,此事件難免會造成一些影響。

理想不談理想,只談活路

俗話說禍不單行,就在“成佛坡“事件熱度還沒褪去的時候,理想又接連出現兩起自燃事件。針對兩起自燃事件,理想汽車僅迴應稱“正在調查中”,至今沒有詳細的官方迴應。

作為僅有的一款車型,理想ONE為理想打下了一片市場,但隨著市場的變化,單一的車型卻成了弊端。

以政策方面來說,首先是上海市明確自2023年1月1日起,對消費者購買或受讓插電混動汽車的不再發放專用牌照額度。一旦更多的一二線城市緊跟這一政策,那對於理想ONE來說,將是極大的打擊。

其次,如今國內充電網路在快速發展,國家也在大力扶持新能源行業發展,越來越多的車企明確宣佈了停止銷售燃油車的時間,未來只發展增程式路線肯定是不可行的。

所以眼下襬在理想汽車最迫切的問題就是推出新車,然而根據理想汽車的規劃,今年推出的L9車型依舊採用增程式模式。這就意味著受限於政策限制的理想汽車必須要熬過2022年,到2023年才有可能推出純電車型,與小鵬、蔚來等新勢力真正同賽道競爭。

理想不談理想,只談活路

同時,在技術層面,相比蔚來和小鵬,理想對研發的佈局是最晚的。理想ONE的輔助駕駛效能並沒有成為核心賣點,主要依附於第三方供應商。而小鵬和蔚來從一開始就對輔助駕駛高度重視。

理想直到2020年下半年IPO之後,才開始加大自研投入,並大量招人。2020年9月,前偉世通全球首席架構師王凱入職理想,出任CTO,被視為理想自動駕駛研發加速的標誌。

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這個需要加大研發和發展新技術、推出新車型的關鍵時刻,理想汽車首席技術官王凱卻因個人原因離任,這也是理想汽車成立以來,離開的最高級別高管。這一事件無疑會給理想汽車的研發之路蒙上陰影。

至此,理想的麻煩並沒有結束,在對外投資上,理想也遭遇了合作風險,陷入司法執行,遭到法院凍結股權和司法執行。

天眼查資訊顯示,今年2月份,由北京小桔智慧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佔股51%)和北京車和家資訊科技有限公司(佔股49%,理想汽車公司主體)共同投資的北京桔電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因與合作方的定作合同糾紛,被朝陽區法院判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1385。96萬元。

據瞭解,北京小桔智慧是由理想汽車與滴滴出行達成戰略合作後,雙方共同出資成立的公司,為共享出行場景定製生產智慧電動車。可惜車還沒見著,先跟供應商鬧翻了。

產品質量問題不斷、車型單一、市場環境不利、CTO離職、與供應商翻臉……一連串的麻煩最終體現在了資本層面。

最新訊息顯示,美國銀行目前已選擇清倉理想汽車。而在國內,中國版巴菲特張磊所率領的高瓴資本,同樣選擇清倉退場,不再持有理想汽車的任何股權。

優質資本的離去,是一個不好的訊號。

不談理想,只談活路

理想汽車之所以能夠憑一款車型躋身新勢力第一梯隊,當時的市場環境是極為重要的原因之一。

從提出新能源汽車新四化開始,國家在政策方面給予了很大的幫扶,這為大批新勢力品牌的出現和成長提供了發展空間。

在這樣的背景下,理想汽車在2019年底順勢推出理想ONE,這款“增程式”汽車滿足了一部分人的需求。

理想不談理想,只談活路

首先在兩三年前,電動汽車的電池容量問題、充電問題還是一個“未知數”,里程焦慮、充電焦慮極大地困擾著消費者,尤其是在限行城市。而理想ONE及有1000km的續航里程又是綠牌車,這成功解決了部分消費者的多個痛點。

其次理想ONE的定位很準確,在其價格範圍內,7座SUV基本上沒有什麼可以選擇的車型,即便有,也基本都是燃油車,難以解決限行問題。理論上MPV是7座的最優解,但很多人又難以接受MPV的外形,那麼外形SUV化、內部MPV化的理想ONE就脫穎而出了。

彼時的市場環境讓理想“贏在了當下”,但放在今天,理想汽車可能並不會那麼幸運,其可替代性已經越來越明顯。

近兩年來,隨著其它型別混動汽車,即並聯式混合動力系統和混聯式混合動力生產商,如比亞迪、豐田、本田等品牌不斷推動技術升級與加速產品更新,增程式動力系統的高能耗、低效率等劣勢已愈發突出。同時,如北京、上海等地,混動車型都不再享有新能源汽車的相關政策。

業內人士也普遍認為藉助化石燃料來為動力系統發電是一種“糟糕的解決方案”,且增程式電動技術是一種過時的技術,發展潛力並不大。

而在接下來的產品規劃方面,理想官方表示:“均是聚焦家庭用車的產品。新車型L9計劃在今年二季度釋出、三季度交付,2023年推出2款高壓平臺的超快充純電車型。”

事實上,主打“家庭牌”,對於理想汽車而言將面臨更加殘酷的競爭,也很難形成更加明確、更具差異化的品牌形象。以將要釋出的新車型L9為例,是一款全尺寸SUV,價格預計40萬的區間,這無疑會與一些高階品牌形成直接競爭的局面。

理想不談理想,只談活路

而在純電層面,目前大中型suv賽道上選手不多,以蔚來為例,價格方面跟合資燃油車比沒有優勢。而且蔚來的換電網路,理想根本不可能再來一遍,一方面轉型純電需要高昂成本,另一方面換電網路也是一項很重的資產。

不難看出,以增程式“贏在當下”的理想,眼前的路是越來越窄。當然,如果有足夠的資本,那從獨木橋走上陽關道也並非不可能。但麻煩纏身的理想汽車,已經在資本市場狠狠地跌了一跤,想再爬起來可以說極其困難,“缺錢”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將是理想的主旋律。

在理想2021年的財報會議上,理想創始人李想表示,“十年以後再看自己的能力,希望能夠做成蘋果公司一樣的水準”。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如今新能源賽道的競爭愈發激烈,陣營洗牌隨時都在上演。即便擴大競爭優勢則是理想如今的當務之急,可面對質量、資本、佈局……處處失利的理想,接下來需要思考的問題是如何“活下去”,而不是如何“成為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