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銷量高增,“新勢力”佔比卻在下降

電動車銷量高增,“新勢力”佔比卻在下降

根據描述新產品被接納過程的 “創新擴散模型”,一旦在潛在使用者中,使用新產品者的佔比超過 15%,該產品就跨過了 “早期採納者” 到 “早期大眾” 的界限,進入快速增長期。

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在 9 月越過了 15%,在 10 月進一步超過 18 %。當前滲透率已是年初水平的 3 倍。

把總盤子拆開看,新變化是:造車新勢力仍在強勢增長,但其在整個新能源汽車裡的佔比在回落。

10 月,中國市場每賣出 100 輛純電動車,新勢力貢獻了 13 輛,而在第三季度,這個數字是 17 輛。主流合資品牌的佔比則從三季度的 6% 上升到 10 月的 9。4%,漲幅超 5 成。

新勢力中的蔚來、理想、小鵬的增速又整體弱於哪吒、零跑等二線品牌

。蔚來因產線改造,月交付量從 9 月的破萬級別跳水至 10 月的 3600 多輛。哪吒月交付量則超過 8000 輛,位列新勢力 10 月交付榜第二。

排名的上上下下,與短期因素有關,但也可以從滲透率提升中找到蛛絲馬跡:隨著越來越多中國消費者考慮購買新能源車,“好賣的車” 的型別肯定會變。價格顯然會是一個重要因素,在將近一半人口月收入不足 1000 元的中國,便宜和價效比策略屢試不爽。

滲透率的更深遠影響在於,爭奪潛在市場的視窗期被壓縮了:還沒買新能源車的人在加速減少;換車又是一個低頻行為,這增加了後發者的壓力。

已在場上的蔚來、小鵬、理想今年相繼調高了未來的目標銷量,以更激進的姿態投入競爭。理想和蔚來都在下探價格區間,理想年初制定的新 5 年規劃中,將產品價格定位從 20 萬~ - 50 萬下調到了 15 萬 - 50 萬,蔚來會透過子品牌推出更低價的車型。與社招縮編的網際網路大廠相反,這幾家公司目前都在加速擴招。

產品還未上市的蘋果、小米,以及目前定位為 Tier 1(一級供應商),但被市場期待造車的華為則需要進一步加快速度。蔚來創始人李斌今年曾預測,2030 年智慧電動汽車滲透率會達到 90%。強如蘋果、華為,如果不能在未來兩到三年裡推出量產車,也可能面臨市場已被瓜分的被動局面。

其實汽車業現在經歷的變化並不比歷史上更快、更劇烈。

在人口數和現代化程度都遠不及今天的 100 多年前,燃油車變革者福特於 1908 年推出 Model T,它在上市後第 5 年已累計賣出超 10 萬輛,在第 8 年的累計銷量達到了 120 萬輛。

馬斯克不久前說, 2030 年特斯拉年銷量要突破 2000 萬輛。這聽起來也沒那麼瘋狂了。(程曼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