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豐田車,不需要眼球

文 | 嗷嗷胡

最近一年有關注新能源車的朋友應該知道,“日系沒純電”已經是過去時了。三大日系品牌豐田、本田和日產,都在近一兩年間推出了專門的純電產品線,到今天已經接連踩到了國產上市的門檻上。

22~30萬元預售價(補貼後),一貫被外界誤解為純電“仇敵”的豐田,給自己的首款純電平臺電動車bZ4X,定了一個並不意外但還算驚喜的售價。

原本bZ4X也是定檔今年北京車展,但因為眾所周知的緣故改為了線上預售會。按照豐田全球車型國產時的慣例,bZ4X在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均有銷售。

這樣的豐田車,不需要眼球

目前的國產bZ4X採用的是常規方向盤

豐田在bZ4X上應用了全球首個純線控轉向系統One Motion Grip,可以採用舵式方向盤並實現左右150°打滿,此次豐田中國表示“正在積極探討匯入中國市場”,或許還要等些時日才會出現在選裝清單中。

關於這個OMG(對,是這個縮寫)系統,我們在去年的《這一回,豐田贏了特斯拉》中已有詳細解讀,這裡不再贅述。

這樣的豐田車,不需要眼球

去年11月豐田正式釋出了bZ4X,這是首款從開發時就專為純電而生的豐田電動車。僅僅不到半年,國產版就和我們見面了。事實上在去年bZ4X全球首發之前,早在2020年初豐田位於天津的新能源工廠就已動工。

別人是新車PPT釋出眼巴巴等工廠,豐田是工廠建得差不多了才把車推出來。

這也是傳統車企與新造車最大的不同。一個先把牛吹出來,當然有許多最後兌現了、基本兌現了、晚了點打了點折扣但好歹差不離兌現了;但也確實不乏渾水摸魚,餅畫得比天大,最後一鍋漿糊。

另一個是什麼時候過倆月就能把車交到你手裡了,什麼時候才會把新東西拿出來供大家圍觀。所以看上去後者效能指標總是比前者落後一截,但實際以你能買到手的貨來比,大家也沒有差太多。

這樣的豐田車,不需要眼球

豐田bZ4X是一輛典型的居家向電動車,依然是豐田牛頭標死死捏住的使用者群體,壓根就沒打新造車死忠們的主意。

72。8kWh電池組,在國內CLTC標準下續航615km,大體上符合我們對該價位該級別電動車的續航預期。就目前資訊來看,至少首批bZ4X都會採用這一電池配置,22~30萬元的價格區間是靠動力和配置拉開的。

作為一輛實在的買菜型電動車,bZ4X沒有采用激進的後驅為主動力架構,提供前驅和四驅兩個版本。前驅版搭載一臺150kW前電機,而四驅版是在前後各搭載一臺80kW電機,使總功率來到160kW。

也就是說,bZ4X的這個四驅版本,真的就只是“前驅變四驅”,因為總的功率差異非常小(10kW),體現在0-100km/h加速成績上就是7。5s到6。9s的微小提升。

這樣的豐田車,不需要眼球

和我們見慣了的高效能四驅電動車相比,豐田bZ4X的這個四驅版更主要是為了路面附著力,還提供了X-MODE越野輔助模式。針對的是那些偶爾需要透過非鋪裝路面、居住在北方或多陰雨地區的使用者,而不是像特斯拉、蔚來那樣用四驅版去提升效能和定位。

之所以說22萬元起步的bZ4X“還算驚喜”,看看它的車身尺寸就知道了。4。69米長、軸距2。85米,bZ4X實際上比RAV4還要稍稍大上一圈,論軸距甚至超過了凌放和威颯,作為一款續航達到主流較高水準的正經電動車,這個預售價已經稱得上理性。

在20~30萬元區間,bZ4X要面對的競品,既包括傳統車企如大眾ID。4,也有特斯拉Model 3、小鵬P7等新造車力量的純電轎車。因為電動車市場競爭遠不及燃油車充分、細化,轎車與SUV的分別其實不那麼明晰,而Model Y與之價格差異已經拉開。

這樣的豐田車,不需要眼球

對於豐田這樣家大業大的傳統巨頭,一時搶奪新造車們賴以為生的飯碗肯定不現實,bZ4X更現實的任務應該是在傳統車企普遍不太成功的電動車中,成為更突出的那一個。

和德系同行們最大的不同,豐田沒有去和新造車們硬剛正面:比拼動力效能、駕馭操控、智慧互聯、科技感未來感等等,bZ4X在豐田體系內當然是最激進的一個,但它身上又帶著豐田式的務實和沉穩。

比如上面說過的動力配置,bZ4X完全沒有跟那些動輒4秒破百的新造車們過招的打算。很多人就是要一輛簡簡單單、可信賴、過日子的電動車,加速劈彎我用不到,語音助理我嫌它吵,只想要一輛誠實本分的小汽車,只不過限於各種原因只能選擇純電。

喏,豐田給你。

這樣的豐田車,不需要眼球

即便真正開始走進純電世界,豐田也還是在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打造適合所有人、找到最大公因數,不求最好最高最快,但求最平衡、最踏實、最穩如老狗。

這是豐田多少年來的生存密碼,不論豐田燃油車還是高階的雷克薩斯,豐田系永遠不是資料最出彩的那一個,也永遠不是看著最唬人的那一個,但最後卻總是最多人願意選擇的物件。

更重要的是,這次豐田並不是被迫“平平無奇”。和以前那些油改電不同,bZ4X基於專為純電開發的新平臺,豐田完全有機會把它打造成一輛豐田版的Model Y、豐田版的ES6,它可以有超大電池超高續航、可以有前後電機迅猛加速……

這樣的豐田車,不需要眼球

但豐田沒有,和油車時代一樣的道理,“能做”不代表“應該做”,一輛武裝到牙齒的電動車固然吸引眼球,然而相應脫離了群眾的成本和售價,對市場尤其是豐田的基本盤沒多少實際價值。

豐田不需要眼球,它不需要小紅書也不需要抖音快手,無數的真實口碑、街上的能見度乃至話癆的專車司機,這些比多少廉價虛假的網路流量都好使。

即便進入了純電戰局,豐田的打法還是做自己,死死夯實品牌的普適性和可信度,而不是去和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新造車們比拼技術指標和前沿配置。

當你有自己的故事可講,就不必非得正面迎擊對手。